传统文化进校园,关键是“进什么”
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话题逐渐热起来,各地各学校进行了不少积极的探索,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学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界定有偏差,搞不清何为优秀传统文化,把一些糟粕不加扬弃地塞给学生。
笔者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近年来的实践,认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该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字载体集中保留在经史子集中,但它们也不全部是优秀的。学校和教师一定要对此加以甄别筛选,依照教学大纲,结合各自的诵读活动,分学段、分年级推荐给学生,切勿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全盘吸收。比如有些学校让学生背诵《二十四孝》、《弟子规》、《女儿经》之类,对其中的有些内容如果不加以分析引导,就是错误的。
二是国家的重要纪念日和传统节日。这些纪念日和传统节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也是让学生增加历史文化知识、学会做人的重要素材。除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还有国庆、建党、建军、抗战胜利、国家公祭等重大纪念日等。
三是国粹。可以称为“国粹”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比如中医中药、中华武术、琴棋书画、匾额楹联、戏剧、瓷器、茶道等。除了国粹,还有地方特色文化,如吕剧、茂腔剧、梆子戏、大鼓戏等,只要是有益于学生成长的优秀传统文化都可以。
四是励志的历史名人、成语典故。励志的成语典故数以万计,一定要加以分析研究,并且订正谬误。如“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本来应该是“无度不丈夫”。又如“舍不得孩子打不得狼”,本来应该是“舍不得鞋子打不得狼”,比喻干成一件事要锲而不舍,只要讲清“鞋、孩”的古今音变就很容易理解了。这既是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也是语文学习。学习名人、成语典故,要选择爱国、励志、诚信、礼仪等方面的素材,使学生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是优秀的乡土文化。爱国先要爱家乡,爱家乡先要了解家乡。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乡土文化是很好的教材。比如笔者所在的潍坊就有地方戏曲、风筝、木版年画、扑灰年画、丝绸、剪纸、泥塑、核雕、仿古铜、篆刻、陶艺等传统文化。只要认真挖掘整理,这些都是很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乡土文化学生学起来会感到很亲近、很真实,既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又加深了学生的乡土情结,还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