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教师,你的教学到底依据什么? 增编教师要找到乡村教育症结 格言画读 心存敬畏 切莫把“支教”当跳板 多彩的生活给孩子最美的体验 课堂教学中要有“三声”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舜耕笔谈】

教师,你的教学到底依据什么?

□ 本期主笔:陈培瑞

笔者频繁深入中小学课堂观课,经常两手空空地被带进教室,预先对教师讲什么、怎么讲,一无所知。无奈,只得向陪同人员索要教材和课标。可是,他们迟迟不送来。问及原因,得到的回答是“课标不好找”。评课时,我索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迟迟拿不到手。“教参”倒是很快拿来了。看到“教参”那脏兮兮的封面及画满横线的内文,我立刻觉察到它的使用率很高。《核心素养》则是刚从网上下载的。看了执教人的教案,我发现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竟然定了四五条。对照“教参”,发现大部分目标是照搬来的。如此情形,重复多次,便生成问题。教师教学到底依据什么?是育人目标还是核心素养?是课程标准还是教材?是学情还是“教参”?按说,这几样东西皆可作为教学的依据,但不能等量齐观、不分轻重,必须权衡分量、分清主次。

依笔者之见,应当进行如下定位。

育人目标是教学的根本宗旨。教学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育人活动,其所遵循的宗旨当然是育人目标。纵观当今各学校的育人目标,发现它们在行为习惯、身心发展、思维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具有共性。同时,在特色育人方面具有个性。在共性方面,大都选择了“基础扎实”、“习惯良好”、“身心健康”、“思维活跃”等关键词。在特色育人方面,分别选择了“国际视野”、“举止优雅”、“自主乐学”、“创新意识”等关键词。育人目标不能只写在墙上、印在纸上、挂在嘴上,应当贯穿于学校的一切教育工作中。学科教学是育人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根据学科特点落实育人目标。例如,语文学科通过汉语言及经典范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认同中华传统文化;数学课程通过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生物学科通过认知生物与环境、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核心素养是教学的重点体现。我国于2015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时代育人目标的具体化、核心化。其六大领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十八个要点为学科教学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取向。许多学校根据学科特点提炼、概括了学科核心素养。各学科应当紧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施教学。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遵循。教育部制定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分别就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作出了规定,是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的最高准则。教师应当树立标准意识,切实进行基于标准的教学。然而,长期以来,许多教师恰恰在标准问题上出了偏差,忽略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和落实。关于课程标准的常识问题,笔者询问了许多教师,他们竟然回答不准确或根本答不出来。例如,我问及一位有近20年教龄的英语教师:“课标中规定初中生应学会多少个单词和习惯用语?”他回答不出来,足见其标准意识很淡薄。笔者向教师们索要课程标准,大多数人拿不出来,少数人拿出来了,但是崭新如初。这令我感觉到一些教师对标准的漠视。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之一。它虽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一个“例子”,却是最重要的例子。教师应当加强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并善于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教材是一处宝藏,既有显性呈现,又有隐性呈现;既有学科特色,又有共性意韵;既有本体功能,又有延伸功能。教师应当以教材为聚焦点,发散开来,以比学生“先一步、深一层”的优势走进课堂。

学情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只有“备好”学生,才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往往单凭经验推断学情,这不免有片面性。学情是动态的,本届与上届、这班与那班、这个与那个都有差异。教师必须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检测、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多种方式,吃透学情。许多教师在这方面是很用心的。他们敢于“三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会的,不讲),是建立在准确把握学情基础之上的。

“教参”是教学的参考。长期以来,五花八门的“教参”、“教辅”搭乘教材发行的便车涌向教师。笔者留存课改前带有浓厚应试味道的“教参”和“学生基础训练”,把它们与课改后发行的教学用书相比较,发现二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些地方大多为对“知识点”的烦琐解读和资料堆积。所谓学情分析,只是一种教学进度的提示。所谓教学建议,也多为大而化之的东西。尤其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某出版社竟独出心裁地把初中生物“教参”与教材“熔于一炉”:页面上“大框”套“小框”、长线连箭头、白色块衬绿色块,看上去,像蜘蛛网。“网”上有教学目标、教材解读、概念说明、知识体系、问题答案、资源撷英等内容,宛如“百宝箱”,实则有不少“赝品”。“教参”、“教辅”只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参考,这是常识问题。但许多教师把它们看得比课标、学情还重要,备课、写教案、上课都离不开“教参”。他们患上了严重的“教参依赖症”,真是可悲、可怜!教师应是求真之人、聪慧之人、创新之人,目标至上,应该明了;学情重要,应该知晓;比较鉴别,应该懂得。为何如此迷信和依赖“教参”、“教辅”?这是不是职业惰性作祟?

教师应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学业进步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创新者。如果我们站在这样的高度和角度,权衡育人目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情、教材、教参与教学的关系,孰重孰轻、谁主谁次,还搞不清楚吗?到底如何选择呢?望同仁慎思之,笃行之。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