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自我认知”教育引导学生
记得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穈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穈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穈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太失了“先生”身份!
“掷铜钱”本是小孩子的正常游戏,儿时的胡适却“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我想这就是人自我认知的心理法则,即追求心理平衡的法则。当儿时胡适“先生”的身份与玩“掷铜钱”游戏的行为不相符时,他的认知出现失调,心理就会失衡,自然会内心羞惭。因此,我想,在教育学生时,如果能利用好这一心理法则,教育更容易成功。那么到底该如何巧妙运用呢?
我觉得最简单实用的办法莫过于适度地赞美认可学生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个人都对自己有良好的期待,谁又会排斥鲜花和掌声呢?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通过赞美和认可,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每名学生都希望得到肯定,特别是教师的肯定。所以,当你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时,不仅要当面真诚地表扬他,还要学会当着别人的面去表扬他,特别是在他比较在乎的人面前,比如他的父母。正像迟毓凯在《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一书中所说:“当着家长面表扬孩子,家长、教师高兴,孩子更高兴,这是三方共赢的好方法。”于是效果就出来了,当学生得到别人的肯定后,他会努力保持这个闪光点,甚至还要表现得更好。如果教师再趁热打铁适时肯定,时间长了,他会认定自己就是有这种优点的人。
一个自我期待良好、有自尊心的人,面对自己的错误必然心生痛苦,而这种痛苦才是改变的开始。所以,当他所犯错误与自己的优点相悖时,他就会认知失调,内心痛苦,自然就会自我修正。
赞美认可要能直达学生内心深处,这就需要教师找准学生身上的优点,表扬也要真诚自然。如果教师只关注学习,就很难发现一些学习较差学生的优点,因为对他们来说,学习是弱项,但在某些方面比如运动、绘画等也许是长处。那么教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我想最好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去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发现他们的长处。运动会、篮球赛、歌唱比赛、登山活动、演讲比赛、联欢会等都是展现学生优点的好机会。
印象深刻的是那年运动会,那是初三年级在校的最后一届运动会,大家都比较珍惜。我在运动会之前号召学生珍惜机会,为班级争光。效果立竿见影,学生争先恐后地报名。紧接着,我表达了对运动员同学的充分信任和鼓励,结果出现了运动员利用课间和放学后加紧练习、非运动员努力训练走方队为运动会积极做准备的情景。这次运动会由于大家齐心协力,我们取得了精神文明和运动比赛双丰收。从这次运动会中,我看到了太多太多学生的优点:有的运动才能突出,有的表现坚忍顽强,有的乐于助人,有的宽容大度……运动会结束后,我专门在班级召开了总结表彰大会,还把光荣榜发到家长群,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