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初中生认知规律上好化学复习课
复习课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复习化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戒骄戒躁,对化学知识进行较大程度的整合,而且希望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化学学科思想和化学基本观念,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有效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在复习化学课时,学生面对已经学过的内容,不免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是特别高。此时,教师可以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例如,在复习《酸和碱》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小魔术:取一张纸(课前用酚酞浸泡并晾干),然后用毛笔蘸清水(氢氧化钠溶液),在白纸上轻轻松松地写出红色的“化学”二字。接下来,再用另一支毛笔蘸清水(稀盐酸),将上面的“化学”二字隐藏起来。看完我的魔术表演后,学生争先恐后地站起来揭秘。这与我们只做几道关于酸碱反应的习题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在进行化学复习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简单罗列和巩固层面上,而应加强化学学科思想的训练,从而便于以后对化学开展学习和研究。例如,在复习《金属》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角度对金属的性质进行总结,对有遗漏的地方再请学生予以补充。又如,在总结金属的物理性质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是从颜色、状态、密度、硬度、质地、熔沸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再如,在讲解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问题时,可引导学生探究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即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才具有和氧气、酸溶液、盐溶液等物质反应的化学性质。当然,它们的原子结构不完全相同,又导致这些金属的活动性不同。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还有一个例子,在讲授《合金》这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白合金与金属在性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原因是它们的组成和结构发生了改变。
形成化学基本观念,不仅能使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在化学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化学变化观的构建。例如,教师可以这样引领学生对“微粒观”进行丰富和提升:首先,向学生展示铜丝、氯化钠、蒸馏水三种物质,并请同学们思考它们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引领学生进一步感知微粒构成物质;然后,做一个小实验“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引领学生进一步感知微粒的特征;接着,教师利用课桌上的氢原子、氧原子模型搭建氢分子、氧分子、水分子,并且请学生画出钠、镁、氧、氯、氦、氩原子及钠、镁、氧、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让他们深入理解原子与离子的相互转化,引领他们进一步感知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最后,请学生从微观上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宏观现象,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在进行化学复习教学时,教师要由“课堂的绝对权威者”渐渐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荣成市第十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