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注城乡接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
外来务工人员为了赚钱,经常加班,无暇管教孩子,将孩子“放养”。这就造成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城市文明学不到,却与网吧、游戏厅甚至小偷小摸、聚众打架等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城市犯罪的隐患。多数外来务工人员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有的对孩子动辄打骂,有的干脆放任不管,有的甚至只养不教。他们对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不够,只重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父母的工作流动性大,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转学频繁,错过了最佳教育时期,也使得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他们更加薄弱。
心理专家曾指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已经感受到自己与城市孩子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在城市壁垒面前的难以逾越,内心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将加深他们的被歧视感、对立感和自卑感。如果不对他们进行真正有效的教育,不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帮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他们很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对抗情绪。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城乡接合部学校的教职员工,我们有责任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关注度。
一、城乡接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辅导形式、方法
(一)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
结合我校实际,对初中阶段学生开设的心理辅导课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主题活动。这类活动我们一般选在期中、期末的阶段测试后进行。这类活动对场地和时间的要求比较高,前期需要学校、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从资料收集、分享,到情景模拟、讨论沟通,再到行为训练、心理测试,林林总总、方方面面都要兼顾到。这类活动一般每学期组织1~2次。二是课堂活动。即教师通过活动设计,创造学习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对各个环节的流程进行把控,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课堂活动设计通常采用分段式:先热身,再活动,进而反思、分享,再延伸开来。整个活动力争学生与家长同步进行,这样有利于交流与讨论,一些游戏、实验、测试也能较好落实。三是举办讲座。我们为学生选择了一些适于讲座的话题,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讲座、讨论。这是一种高效的心理辅导形式。
(二)将心理辅导融入课程中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心理辅导与教学工作相结合,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入手,改变其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达成有效教学。督促任课教师在学科领域基础目标、过程目标、情意目标等目标体系中侧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例如:历史、地理等社会学科以价值目标为首位,而物理、化学、生物类则侧重科学技术以及为社会服务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理交融与互动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师生的情感交流、人格互动都建立在尊重、真诚、理解的基础上,这种无形的教育资源所带来的身心滋养,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十分有益。
(三)在日常生活中创设心理体验场
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社区劳动,参与学校管理;进行班干部培训、团队干部竞选,参与组织大型活动,协助教师值勤;开展父亲节、母亲节与父母交心系列活动,“我是好少年”等形式多样、各有侧重的心理体验活动。在活动中创设情境,展开讨论与反思,深化体验,让学生从中完成认知改变、人格塑造、心理发展和调适。与此同时,定期开展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团体活动,让学生体验团结协作、相互信任的重要性,体验理解、关爱和沟通的重要性。
二、切实抓好“四重”,确保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一是重感受。心理辅导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情感体验、行为方式在辅导教师的干预下进行调整、重组、统合的过程。因此,应促使学生在团体的助力下审视自己的内心,反思自我的成长,思考学习、思考人生、思考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以推动自我的完美发展。这个过程需要情意活动的介入,让学生把情感体验作为感染、疏导自我的动力。
二是重口头交流。口头交流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交流,分享“和别人不同”的认知以及“和别人一样”的感受,理解和支持别人,同时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重真话,也允许说错话。教师应该持有真心诚意的宽容和谅解,使每名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担心被批评和指责。
四是重氛围。活动辅导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通过辅导教师的调控所建立起来的团体氛围,引发学生积极的回应,使学生的认知行为发生变化。
三、加强家校共建,力争将心理辅导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我们留心观察统计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很高、需求也很强烈。这是因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有吸引力的问题进行探究,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调查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大多数城乡接合部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既保留了农村孩子的淳朴,又具有一些城市独生子女的娇气,这就更需要学校与家庭一起,引导他们在实践体验中增强对责任的认识,引导他们走进生活,用眼去看,用心去想,用自己的感受去体悟人生,从而增强责任品质,强化做人的责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