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我人生的引路人
父亲是位普普通通的农村老汉,虽没上过几天学,识的字不多,但他朴实的话语却闪烁着智慧与哲思的光芒,教导我一步步走上并站稳教坛,成为名师。
三次高考失利后,上大学当教师的梦想彻底破灭了,我沮丧、痛苦、气馁,也绝望到了极点。这时,与坷垃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父亲没有丝毫埋怨和不悦,拉着我的手温和地劝慰:“天无绝人之路,人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是啊,门门有道,谷谷有米。父亲说,众多邻居或亲戚家的孩子靠种田、打工或做小生意等,都能自食其力,日子过得有模有样。我冰冷的心不禁“动”了一下,重新燃起生活下去的勇气,但碍于面子,还是无所事事地在家里躺了十多天。
可能是上天的眷顾,可能是父亲多方游说,也可能是命不该绝。一天,在村里当支书的邻居二叔来到我家,问我是否想当代课教师,因为本村小学的一位女老师要休产假了。全家人都十分高兴,我当即愉快地答应了。即将赴任的前夜,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父亲给我讲了大半夜话,至今记忆犹新的一句是“误了庄稼误一季,误了学生误一生”。年轻人头三脚最难踢,要想站得住脚,一定要有本事。平心而论,刚开始上课,我尽管很努力、很认真,但往往事与愿违,总免不了出错,自信心一度备受打击。父亲一再勉励我,万事开头难,不要怕。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多向老教师学习,多钻研教材,多看看教育理论的书。从此,地里和家里所有的活父亲都不让我干,我这个“编外”教师天天长在学校里,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从没误过一节课、怠慢过一名学生。
天道酬勤。我带的班级学习、纪律、卫生及运动会都取得了好成绩,我也连连获奖。这时,我便不自觉地滋生了骄傲的情绪。父亲觉察到了,给予肯定的同时,更多的是指教:“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这是很自然的事,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穷不失义,达不忘道。只有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我知道父亲不想让我当空无果实的稗子,一心盼望儿子在教育的天地里躬身耕耘,不断追求高目标,干出一些成绩,教好书、育好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父老乡亲。
有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班里的数学考得不好,我很不开心,嘟嘟囔囔抱怨学生不努力。父亲又是一番开导:“马还有失前蹄的时候,他们毕竟是孩子。孩子都是变化的,不可要求他们门门全优。不要急躁,慢慢等待,他们会一步步提高的,你要有信心,要陪他们长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哪能急功近利?”听了父亲的话,我豁然开朗,怨气、委屈瞬间烟消云散,心渐渐平静下来。
父亲常说:“人勤地不懒。”那时候,母亲体弱多病,不能太劳累。为了那几亩责任田,父亲总是鸡叫头遍就下地劳动,天黑才回家。他坚信人勤地不懒的道理,靠着辛勤付出支撑着虽不富裕但衣食无忧的家。父亲极为普通,却深谙很多做人的道理。他很注重家庭教育,希望子女们长大能有出息。父亲常说,为人处世,要舍得吃亏,吃亏是福。话要少说,事要多做,三思而后行,方可立足于世。今天想来,父亲犹如一位哲学家,给我的人生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家风正,则家兴旺。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也养成了勤奋的好习惯,凡事早打算,平时书不离手,勤于钻研,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
如今的我,被调到城里工作,远离了父亲。每次打电话,父亲总是安慰我,不要挂念家,要安心工作!父亲常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任何时候都要替他人着想,与人为善,尽全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每个孩子都教育好。”
我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近30个年头。30年来,我脚踏实地,默默耕耘,对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备至。
父亲的叮嘱像一把无形的戒尺,度量着我的一言一行。在我看来,父亲虽不会高谈阔论,也没有旁征博引,有的只是对生活的经验和感悟,但他的语言却值得含菁咀华,他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助我成长。
父亲是一本厚厚的哲理书,翻开目录,我看到的是坚持、善良、勤劳、仁厚,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明灯。
(作者单位: 枣庄市薛城奚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