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绿网行动”打造学生健康成长安全空间
本报讯(通讯员 刘强盛)为强化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学生安全文明上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龙口市教体局以规范学生上网行为为育人切入点,在全市中小学中积极开展“绿网行动”,让学生安全上网,成为传播文明的使者。
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化,守底线。该市教体局指导学校结合学生实际和课程教学内容,确立网络道德教育的主题、形式、内容和步骤,形成序列化目标任务和教育方式,定期有针对性地组织中小学生集中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增强他们对不良信息危害性的认识,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辨别和抵制能力。同时,通过开展“绿色上网”承诺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努力在校园内和学生中形成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风气,让学生明确责任,遵守道德底线。
网络安全法制教育多样化,划红线。市教体局根据《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指导中小学校通过校园媒体、主题班(团队)会、法律专家讲座、专题咨询,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漫画、顺口溜等形式,结合典型案例积极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并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着重培养学生依法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行为,提高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慎交网友以及在网络环境下维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的能力,让学生心中有法,依法安全上网。
网络心理问题引导专业化,开诊室。各学校以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健全班教导会和心理辅导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发现学生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干预,认真分析学生行为异常或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并会同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和教育。同时,依托兴趣小组和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科技活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网络文明教育衔接常态化,畅通道。各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纽带作用,以节假日等为教育节点,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手机短信等形式,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提醒学生不轻信网上言论、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回复不明提问。家长对孩子上网和使用手机要进行引导和合理约束,多花时间与孩子交流,多带孩子参加有益活动。家校共建网上安全防线,让孩子文明上网,收获有益知识,远离网上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