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头脑从小抓 “财经三班”初长成
1月23日,《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在京发布。仔细研读后,我欣喜地发现,我们在开发班本课程的过程中有很多小的探索与之不谋而合。两年多财经素养班本课程的研究与探索,使舜耕小学四年级“财经三班”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而《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的发布,无疑是送给“财经三班”最好的新年礼物,使我们的班本课程开发有了科学依据。
不缺零花钱的孩子们会花钱吗?
两年前,发生的几个小故事引起了我的思考。
故事一 :一年级三班班主任在班上没收了一些“枪械”,而这些玩具枪均来自一个叫栋皓的小朋友。他把爷爷给的几百元零花钱全部用来买了玩具枪,并分给班里的小朋友。
故事二 :小程妈妈每个月给他50元钱用来买早餐,可是他一周就花完了,导致剩下的三周没有早餐吃,然后趁同学不注意,偷拿别人的酸奶喝。
故事三 :一天下午,小杨同学在班里炫耀他刚刚换来的一支 “钻石”笔,令同学们羡慕不已。经了解发现,他是用自己的电话手表跟高年级的哥哥换到了这支塑料材质的“钻石”笔。
其实,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当代小学生衣食无忧,手里的零花钱不知应该花在什么地方。
这个现实问题引起了我的担忧,学生们对“钱”没有概念,甚至不会衡量物品的价值,于是,我在班里展开了一次关于零花钱的大讨论。经讨论发现:全班52名学生,其中48人可以自由支配零花钱,28人月初就将零花钱全部花光,52人均没有记账习惯。
再来看看他们的零花钱都去哪了?讨论结果显示:65.38%的学生用零花钱买玩具及学习用品,21.15%的学生会给父母或者长辈买礼物,5.77%的学生将零花钱零存整取,用来缴纳辅导班费用,而只有3.8%的学生会把零花钱存起来。这些数据让我陷入深思和困惑。如何让学生们学会花钱?这是培养学生学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决定从我们班开始试验,逐步培养学生的财商。
开设班本课程,助力学生财商养成
第一阶段:请进来——借助家长资源,开发财经班本课程。
成立于2009年的舜友联合会(家长委员会)是学校的一大特色。记得两年前在舜友家长会上,我将以上3个故事与家长们分享,没想到引起家长们的共鸣。在班级家委会的协助下,我们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引进社会力量,将从事财经等相关工作的家长请到班里,以“家长进课堂”的方式,让学生们学习来自一线的财经知识。
随着进课堂家长人数的增加,根据家长不同的职业背景,我将家长财经课程进行了整合:从零花钱到银行卡,从银行卡到电子货币,再到淘宝、微信等第三方平台的使用;大到国家财政税收,小到零花钱的使用,学习内容循序渐进。财经素养班本课程引起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每周一课成了学生们最期待的班本课程。
第二阶段:走出去——小小理财师走进大学校园,走向社会。
2017年3月4日,《济南日报》的一篇报道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了济南市舜耕小学的“财经三班”。我们不但让财经大学的教授从“大课堂”走进了“小课堂”,还将“财经三班”的学生们带进了大学课堂,与金融、财经等专业的学生们一起做实验,体验行为经济学,感受财经素养的魅力。
如今,财经素养课程已经实施了两年多,“财经三班”逐渐涌现出一批小理财师。两年里,学生们在掌握更多生活理财技能的同时,变得更加自信大方、睿智诚信。从家长进课堂到亲子同堂,再到现在的学校内跨年级分享课程,“财经三班”的小小理财师们逐渐成长起来,成了生活理财小能手。
在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小小理财师们将财经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个团结互助、诚信友善的“财经三班”展现在人们面前。学生们在暑假的亲子游学活动中,独立设计线路。为了让大家买到最划算的机票,他们分工合作,将不同的网站机票价格进行分析对比,最后成功买到了性价比最高的机票。家长们纷纷表示,有了孩子们的操心,亲子游学中我们也能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啦。
第三阶段:知行合一——财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财商教育绝不能只落实在理论层面,还要付诸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因此一到节假日,“财经三班”的学生们就忙碌起来。他们自发组织跳蚤市场、图书义卖、财经社会调查、街头采访等,还走进各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国家财政部门参观学习,并将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汇总,以期让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财商教育使学生学会生活
经过两年的财商培养,学生们又是什么样子呢?我再跟大家分享3个小故事。
故事一:新华书店来学校举办校园“流动小书屋”活动。活动中,“财经三班”的小小理财师们对发放的10元书券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大家决定,每人先选一本10元以下的图书,然后将每张书券剩下的额度凑起来为班里买书。由于学生们充分利用了书券的使用价值,最终“财经三班”的图书角里多了18本图书。
故事二:街头调研。小超在一次财经课上提出了一个问题:“爷爷奶奶小时候有零花钱吗?”这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兴趣。最后,大家决定设计调查问卷,由教师和家长们一起带孩子们走上街头,和陌生的爷爷奶奶们聊一聊50年前的经济情况。在这次的街头调研中,小小理财师们共收获了138份有效的调查问卷,回来后进行对比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最后大家不但找到了答案,还学会了如何取得陌生人的配合与信任,更感慨于不同时代的物价差距,了解了劳动才是赚取收入的重要手段,学会了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懂得了感恩。
故事三:小兰两年前是个娇生惯养的姑娘,现在小兰可是家里的小理财师。爷爷曾因为不会使用自动取款机而犯愁,小兰不但教会了爷爷如何操作,还详细讲解了如何防止银行卡盗刷,爷爷激动地说:“我的孙女长大了,长大了。”
现在,“财经三班”的学生们都变成了小小理财师。在我国,财经素质培养日益受到重视,财商教育更是当代小学生急需补上的一课。财经素养班本课程将财经相关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生活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活动整合,使学生们不断汲取经济思想,学习最新的生活理财技能,懂得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