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职业教育 德州:“以赛促教” 精心培养“现代工匠” 备战技能大赛不能跑偏 青岛出台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办法 高青县:人脸识别助力中职生资助“双精准” 职业院校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三步走”实践探索

第5版:职业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职业教育
05
【畅 言 录】

备战技能大赛不能跑偏

□ 王道坤

技能大赛备受重视,但“为赛而赛”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很多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已经变成强化少数学生专业技能的舞台,成了少数学生提高技能的专门渠道。同时,学校选拔参赛选手的时间一再提前。在长时间的备赛期内,只有学校选定的这些预备选手能得到专业教师的特殊照顾和重点培养。在这种以培养尖子为核心目标的专业训练环境中,绝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工匠教育的视域,没有条件使用耗材,得不到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只能在集体操作练习中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技术。

备战技能大赛之所以会跑偏,是因为人们在对待技能大赛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由此导致在备赛策略上的失误。这无疑违背了技能大赛的宗旨,显然是不合理的,必须予以纠正。

毋庸置疑,技能大赛是职校学生角逐操作技术的高端平台,是职业学校打造良好社会声誉的捷径。职业学校参加技能大赛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夺得大奖,借机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技能大赛本来就是强手和精英竞争的舞台,按照竞赛机制的要求,让技能拔尖、最有希望得奖的学生参加比赛,无可厚非。假如让平庸者参赛,那么无异于赶鸭子上架。那样做不但会降低大赛的水准,还会让技能竞赛失去本来的意义。但是,参赛选手的确定应该体现公平性、广泛性和竞争性。因此,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如果只看天赋而忽视后天的教育培养和自我锻造,那么不仅有失公允,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自信心,也容易滋生不良风气,会导致严重的教育腐败。

参加技能大赛不应是个别学生的专属权利,而应该是全体学生共同追求的目标。选拔参赛选手,应该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较好的锻炼之后。这时,学生的操作天赋已经显露出来,而意志、毅力、耐性等后天素质也能得到初步的体现;专业教师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清楚地看到他们的能力上升和技术进步的空间。另外,在选拔参赛选手时,教师不仅要看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还要看他们的心理素质;级别越高的竞赛越要求选手必须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学生只有经过多次初级竞赛的锻炼,才能练就适应高级别技能竞赛的心理素质。因此,选拔参赛选手,还应该采取严肃、规范的方式。最好通过监考严格、气氛严肃的校内技能竞赛,进行多次选拔。要把机会放在每一个学生面前,让有能力、有潜质、有追求的学生脱颖而出。

技能大赛成绩的确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所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水准,但技能大赛获奖等次和数量不是评价职业学校办学成绩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能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仅仅是少数人,他们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不可能代表绝大多数学生的水准。相对来说,社会的综合评议、企业的客观评价才是职业学校教学水准和办学成绩更为重要的综合评价参考依据。职业学校如果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几个操作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身上,却忽视绝大多数学生的培养,不让他们练就娴熟的专业操作技术,就会违背教育的公平化原则。如此培养的学生不可能得到企业的普遍认可,如此办学也不可能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

技能大赛是我国教育制度的创新,是职业教育的重大设计。职业学校应正确对待技能大赛,既要注重培养能够冒尖的技术操作能手,又不能忽略其他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让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不是根本目的,通过备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更为重要。学校眼里要有技能大赛,但不能只有技能大赛,不能“为赛而赛”,不能舍弃固有的办学理念;教师眼里要有尖子学生,但不能只有尖子学生,而要“以赛促教、以赛促练”。职业学校要扎扎实实地搞好专业教学、技能培训和素质培养,要用学生的整体水平衡量教师的教学成绩。专业教师在组织技能训练时,要悉心照顾每一个学生。对技术熟练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帮助进步稍慢的学生。专业教师在关键时期给参赛选手吃小灶,必须以不影响整体教学、不损害其他学生的利益为基本原则,绝不能只顾少数而舍弃大多数。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