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职业教育 德州:“以赛促教” 精心培养“现代工匠” 备战技能大赛不能跑偏 青岛出台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办法 高青县:人脸识别助力中职生资助“双精准” 职业院校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三步走”实践探索

第5版:职业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职业教育
05
【职 教 论 坛】

职业院校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三步走”实践探索

□ 鲁中职业学院院长 刘锋

职业院校如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是一项新的课题。作为一所基层职业院校,鲁中职业学院紧贴市场需求,瞄准新旧动能转换需求,依托全国首批教学诊断与改革试点学校和山东省第一批中职示范校建设,探索实施了培养人才、培训骨干、产教融合“三步走”方略,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步,以教学改革诊断促进专业调整和内涵建设,积极为新旧动能转换培养、输送工匠型人才。在鲁中职业学院新建的1800平方米汽修实训中心里,一辆新能源汽车大放光彩。这是学院为响应新旧动能转换的号召而引进的新型汽车。一部分学生正在抓紧进行练习,积极备战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全国选拔赛,期望通过技能大赛圆自己的大学梦;另一部分学生则期望通过技能训练使自己的技能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成为新旧动能转换浪潮中的弄潮儿。

以学院汽车工程系为例,该系紧贴市场需求,现在开设了机电维修、车身修复、汽车喷漆、汽车营销和新能源实训项目,注重学生学习、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式,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该系以项目团队建设为驱动,率先在全校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建成“学校专任教师+维修企业高级技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学院依托产业办专业,建立了依据产业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需求合理设置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目前,在学院的21个专业中有3个山东省品牌专业。今年,学院在保持原有品牌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依托当地涉铝、化工支柱产业,积极打造了纺织、化工、服装等一批新的专业品牌;同时,根据当前教育形势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合理调整学前教育、建筑、护理等相关专业,集聚资源优势,与优质高职院校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促进专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做精,针对用人单位需求培养优秀人才。

第二步,做大做强职业培训,培养培训骨干,助推新旧动能转换高效开展。随着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员工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成为提升员工技术和能力水准的有效途径,成了促进企业生产发展、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

今年以来,学院职业能力建设中心会同学院相关部门,就如何参与和服务新旧动能转换进行了集中学习和研讨。他们从区域企业和学院办学实际出发,做大做强职业培训,用好职业培训平台,充分发挥职业培训的社会职能,围绕重点专业建设相应智库,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在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保障的同时,学院主动与有关高校及职能部门对接,以“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企业家心智模式调适与确定”为主题,集中对规模以上企业的技术骨干开展了3期培训。近期,学院完成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3000人次,有力地促进了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深入实施。

第三步,扎实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院与企业共同参与新旧动能转换和企业创新成果转化,力争实现“双赢”的目标。学院紧紧对接当地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升在相关企业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参与度。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以实现工学结合、落实企业工作任务为主线,把企业引进学校,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从而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为校企深度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院以高级技工班为推进校企合作的切入点,通过委培、定向培养、开设冠名班、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企业实施培训等形式,与企业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开发专业教材,把企业技师引进课堂,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让教师进入企业车间,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扩大校企双方的交流。如今,学生真正实现了“入学即就业”,学生的岗位稳定性和就业满意率逐年提高。

学院以集团化办学为切入点,促进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借助滨州市机电机械职业教育集团等平台,加强与集团内企业的沟通和联系,与企业联合成立研发中心,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