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摸清问题 分析成因 寻求对策 加大财政投入 优化人才环境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解决高校内部治理问题  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 内涵式发展是提升高等教育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 问题导向差异发展 精准施策推进变革 促进科教融合 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 推进高校分类管理 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省 发挥我省民办高校内涵发展优势  打造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 多方设法,共同把山东高职教育做强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建设具有山东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强省 加强制度和支持体系建设  推动高校实现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聚焦重点领域 融入区域发展  加快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聚焦重点领域 融入区域发展 加快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 青岛大学校长 夏东伟

国家“双一流”建设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对山东高等教育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抓好顶层设计,推动分类发展。建议:一是以政策引导高校结合各自实际准确定位,在不同发展道路上追求卓越、办出特色。二是确定部分高校进行重点建设,在资源配置及资金投入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全力冲击国家“双一流”。三是在制度设计上打通学生成长成才的立交桥,建立不同类型学校的学分互认机制,打造同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四是各高校自身要敢于突破,在特色上发力,力争走在全国前列。

推动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等学校想立足地方办学、融入地方发展,必须走政产学研用结合的道路,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是必然选择。一方面,高校要转变观念,以更高的标准审视自身发展,把立足地方、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基本的办学方略,以高校自身的更大作为获取更多发展资源;另一方面,建议省政府决策层面要求各地市政府把省属高校的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中去考虑、去对待,积极为省属高校和地方企业的合作牵线搭桥,校企共建、校地共建,引导高校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促使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实实在在落地开花。

激活人才存量,做强人才增量。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是通过制度设计激发人才内在动力。建议:一是让高校在人才引进上真正当家做主。二是简化人才引进程序,对 “高精尖缺”人才给予真正的绿色通道待遇。三是放宽高级职称比例限制。四是协调有关部门出台相应办法,借鉴南方省份经验把纳税作为人才津贴返还。五是引进人才要面向省外、海外,省内高校不要相互挖人,建立相关协调机制。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