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设法,共同把山东高职教育做强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马广水
山东高等职业教育同样存在“大而不强、山多峰少”的问题。建议由省教育厅牵头,从我省省情和高职院校的现状出发,研究制订“强”的标准要求、努力方向、实现路径和激励政策。
建议将加大政府投入与控制公办高校在校生规模相结合,建立按绩效拨款制度,出台扶优扶强政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我省是经济大省,不是经济强省,大幅度提高教育投入不现实,但政府要设法保障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1.2万元的基本标准,更要建立按绩效拨款的制度,提高办学绩效。在经费投入不足的条件下,控制甚至压缩公办学校在校生规模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国家、地方战略的有效办法。学习借鉴浙江等省做法,加大扶优扶强,确保我省在国家优质校建设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中不落伍。
高职学校必须革故鼎新,化解不适应面向市场需求办学的主要矛盾,在服务于国家、地方战略中做强自身。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主要矛盾的变化,由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矛盾逐步转化为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建立面向市场办学的机制。学校应将管理权、资产使用权、工资财务管理分配权、人员聘任权等“五权”下放到各二级学院(系),将二级学院(系)由基本的教学单位变成基本的办学单位,实现由学校管理到学校治理,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
主动对接国家、地方战略,调整专业、院系设置,建设技术积累中心,当前主要是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十强产业,培养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端人才、新型产业需要的高技术人才,提供技术技能服务。
同时,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科技创新应用研究,以科技服务反哺教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形成高职教育的山东模式、山东标准。
录入:超级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