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建设具有山东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强省
我围绕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谈几点想法。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顶层设计,引导高职院校优质发展、特色发展。我省已成为高职大省,但还不是高职强省,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不足、同质化现象还比较突出。建议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职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强化目标导向,强化分类指导,强化项目支撑,强化督导评估。
创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畅通职业院校学生成长通道。建议试点举办高职本科专业,开展“4+0”“2+2”或“2+3”等不同形式的贯通培养,本科院校要拿出更多优质专业开展贯通培养,进一步提高本科院校招收职业院校学生的比例。
深化产教融合,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建设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平台,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企业认证和评价制度,出台我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
强化教师支持政策,吸引、支持更多优秀人才从事高职教育。建议建立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高职教育教师资格标准;在高职教育领域设立与“泰山学者”相当的职业教育人才建设工程;在全省布点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由职业院校和行业组织、大中型企业等共建。一方面,采取定向培养形式,通过全日制学历教育为职业院校培养师资;另一方面,承担职业院校新入职、在职教师和企业兼职培训的公共职责。
加大财政投入,切实提升高职教育基础能力。一是落实并提高高职生均拨款标准。根据实际办学成本和改革发展需求,逐步形成生均拨款标准动态调整、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二是明确生均拨款统计口径。要明确生均拨款的标准、构成和增长路径;在统计口径上,要明确上级专项经费、学费等非税收入不计入生均拨款的统计范围。三是突出绩效导向。完善绩效评价机制,构建“生均拨款+绩效考核”的长效机制,对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和优质院校等办学水平高的院校,加大拨款标准和奖补的政策倾斜力度。四是聚力打造一批名校强校。建议我省尽快出台高职优质校的支持政策,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国际水准、国内领先的优质院校和专业,实现从“高原”向“高峰”的跨越,引领带动全省高职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