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职业教育 威海职业学院学生校内创业学习“零距离” 中职学校应“不忘初心” 图片新闻 在中职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的实践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让充满生命力的校园见证成长

第5版:职业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职业教育
05

经管系财务实习团队服务全院学生小微公司

威海职业学院学生校内创业学习“零距离”

□ 本报通讯员 赵洪娟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文化课。 赵洪娟/摄

“您好!您一共消费了35元。”5月6日下午,在威海职业学院的“威之商韵”超市收银台,一位年轻的收银员麻利地为顾客结算各类物品的总价格。她扫码、装袋、收钱、找零、打印小票,所有的动作顺畅流利、一气呵成,俨如一位工作中的老手。

其实,眼前这位收银员是威海职业学院经管系的一名学生,而这家超市其实是经管系学生管理的小微公司。在这家超市里,不仅管理运营由6位经管系教师带领13名学生完成,就连超市的各类账目也由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以下简称“统会专业”)的3名学生整理记录。像这种小微公司,威海职业学院共有9个,为各公司理账的经管系学生共有35名。

9个小微公司由学生自主经营

“威之商韵”超市坐落于威海职业学院原第四学生餐厅,是按照家家悦集团的经营模式建立的集“学、训、研、创”为一体的校内经营型实训超市。

从去年开始,该院依托威海高职创新创业园有限公司,以“不求经济利益,服务学生成长”为原则,整合校内生产、经营和服务性资源,开发创业项目,先后成立了“菜鸟驿站”“地产品超市”“准准真餐吧”等9个学生小微公司。

这些小微公司均由学校提供资源,联合有关部门、企业筹备创业基金,予以扶持;委托各系学生负责经营,以真实的营商场景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形成积极的创业氛围和意识,让学生在服务自我、参与学院发展的过程中提升素质、增长才干。

“比如,‘准准真餐吧’从进货、食物制作到销售等环节,均由学生完成。”威海高职创新创业园有限公司的刘昌明先生介绍道,“学院委托专业人员对餐吧中的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根据餐饮服务行业标准及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完成日常经营活动。”

35名学生会计助力财务管理

2017年9月,威海职业学院财务处对院办企业财务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学院经管系委派指导教师组建学生财务实习团队,对每个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动跟踪服务,成立财务结算主体,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账本,为统会专业学生搭建一个实训平台。这意味着,这些小微公司全部实现了以学生为主导的代理记账。

“小微公司‘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做好财务管理;而统会专业的学生只有进行实训练习,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所以,两者之间就有了契合点。”经管系统会专业教师丁小华介绍说,“目前,高职院校此类专业的实训有两种,一是在校内利用软件或企业模拟资料进行,业务、场景都是虚拟的;二是到校外参加顶岗实践,但由于会计工作保密性的特征,实训学生只能做一些零星的、辅助性的工作。学院小微公司的出现,为学生进行实训提供了平台。”

从2017年10月开始,经过前期动员、学生报名、后期甄选,陆续有28名2016级学生和7名2017级学生加入学生财务实习团队。这些学生由专业教师带领,两人或三人一组,开始对各个小微公司开展代理记账工作。

“从原始凭证的分类、整理到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及编制报表等工作,全部由学生完成。”丁小华说,“各种不同类型企业的账目,学生们都能够接触到。这为他们以后从事相关行业的财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我不仅学会了做账,还知道了快递行业的运营体系和操作流程。真是一举两得!”2016级统会专业学生李亚星说。自从加入“菜鸟驿站”的会计团队后,他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技能。

“上课的时候,我学过《会计基础》,但对会计还是一知半解。”2015级金融1班学生赵倩是“威之商韵”超市的出纳,她直言,“我现在知道了超市账目的所有流程,感觉收获很大。”

经初步尝试,威海职业学院的小微公司代理记账工作已取得一定成功经验。谈及学生财务实习团队今后的发展,丁小华充满期待地说:“今后,我们将单独设立一个真账实操的教学环境——会计教学工厂,为校内小微公司以及社会其他企业代理记账,让更多的学生走进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学校和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