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施本科教师教学激励计划
上海近年来面向市属高校推行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政府财政为高校投入专项资金,鼓励教师参加坐班答疑和自习辅导,引导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如今,坐班答疑已经成为高校常态,90%以上的教授、副教授参与给本科生上课。
激励计划于2014年启动,遴选8所高校参加试点,次年新增6所试点高校。从2016年起,该计划覆盖全部21所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各高校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市教委委托第三方开展绩效评估。
将教师坐班答疑、自习辅导纳入正规课表管理,成为众多高校的“标准配置”。上海师范大学将教师坐班答疑情况纳入专业负责人重要考核指标,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规定不同职称教师的答疑时间要求,如副教授每周至少有累计一个白天、一个晚上为学生答疑。
一些高校创新课外辅导形式,丰富坐班答疑内容,开展晨读、晚自习、读书会、研讨式案例分析、网上课堂指导等形式的课外辅导,拓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海师范大学建立学业预警系统,为大三学业预警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群体定制自习辅导方案,帮助他们修完课程、顺利毕业。
2017年春季学期,一项针对21所市属高校19365名本科生的调研显示,学生对教师坐班答疑、自习辅导的参与度分别为59.51%和42.50%,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咨询教师的比例为71.43%,师生课外互动呈现常态化特征。
推动教授和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上课,是上海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的又一项重要内容,不少高校将给本科生上课列入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的硬杠杠。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协议中专门列出,必须为本科生上课。华东政法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中规定,教授、副教授原则上每年至少承担一门本科课程,未完成学校规定的本科教学工作量或未达到规定的教学质量要求的教师,不得续聘或聘任高一级职务。
统计数据显示,2017至2018学年,上海21所激励计划试点高校教授、副教授承担的课程门次数比例和课时数比例都与其占授课教师人数的比例基本一致,90%以上的教授、副教授走上讲台为学生授课。
(摘自2018年7月20日《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