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班主任 他被学生称作“阿汤哥” 温情管理从一杯水开始 感念“惩戒” 班主任如何惩罚犯错的学生?

第4版:班主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班主任
04
【话题讨论】

班主任如何惩罚犯错的学生?

以尊重为前提 合理惩罚学生

东平县州城街道第二中学 李军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教师惩罚学生要以尊重为前提,以教育为目的。

惩罚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关爱学生为出发点。没有对学生的充分尊重,惩罚就失去了教育意义。因为惩罚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认清“对”与“错”,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充分认识,所以教师惩罚学生时要明确目的,懂得惩罚是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目的。如果目的不明确,就可能滥用惩罚。

惩罚必须遵循合理性原则。惩罚学生要以客观事实和规章制度为依据,做到有理有据、公平公正、恰到好处,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惩罚要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学生犯的错误不同,惩罚的形式也应不同。要统一惩罚尺度,惩罚方式应由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与程度而定,必须掌握分寸,注意火候。要针对不同的时机、地点、违规情况以及被惩罚对象的性格特点灵活机动地选择惩罚方式,不能“一刀切”、千篇一律,不能单一地使用惩罚手段,必须与其他教育手段结合起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手段,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捆硬柴要用软绳

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 仇光楼

为兴复汉室,诸葛亮面对南蛮孟获这块硬骨头,没有一味地硬碰硬,而是以柔软之心七擒七纵,终于彻底收服了孟获。同理,班主任在教育屡犯错的学生时也要讲究艺术,给学生留足面子,用软绳捆硬柴。

私下批评,先留面子。许多教师喜欢在课堂上公开批评学生,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使学生认识自己的缺点,改正错误。但是,结果往往是学生不买账,师生甚至发生激烈的冲突。当你发现学生有问题时,不要当众挖苦、讽刺、数落,或叫家长,而要冷静地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运用冷处理的方法私下交流,给犯错学生留足面子。

表扬在前,顺耳入心。常言道,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教师在批评学生之前应先将学生的优点或良好的行为表现称赞一番,然后指出学生所犯错误或不足之处,以降低学生对“苦味”的感受能力,再把“药”给其吃下去。这样有利于创造一种友好、和谐的教育环境。“三明治”式的批评教育方式、陶行知“甜蜜”的批评,都是先用学生的优点把他保护起来,再委婉地指出其不足,不仅让学生明白错误所在,还要考虑学生能否接受。智慧班主任总会将“逆耳之言”变为“顺耳忠言”。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班主任只要用一颗柔软的心去接纳和包容学生,再难教育的学生也会被感动、被改变。因为“软绳子”才能捆得住“硬柴火”。

“三要三不要”,巧妙惩罚犯错的学生

肥城市孙伯镇刘庄小学 辛显才

如何惩罚犯错的学生,是一个值得班主任深思的问题。处理得当,会使学生积极健康向上,反之,会违背教育的初衷。我认为,对犯错的学生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要润物无声,不要小题大做。小学生所犯的大多是一些小错误,班主任不能揪住不放,找家长、写检讨等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要逐步引导学生克服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以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如教室内有废纸杂物,班主任不能视而不见,要弯腰捡拾,这样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要迂回间接,不要单刀直入。学生犯错会后悔或害怕,班主任不能劈头盖脸横加指责,可采取“迂回间接”的方式,不要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要含蓄地批评学生,让学生去理解、感悟。找一个切入点,指出他所犯错误的危害,这样可以使学生心悦诚服。

要把握好度,不要穷追猛打。学生犯了错,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处置的度,不能新账旧账一起算,应该就事论事,正面引导。要让学生意识到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认真悔改一定会成为好学生。

爱心“惩罚”

聊城市第九中学 郎佃博

对待犯错的学生,班主任要始终保持一颗爱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赏识、鼓励、帮助学生,想方设法促使他们不断进步。要仔细分析学生的犯错原因,冷静处理,使学生悬崖勒马,重回健康成长的轨道。切不可简单粗暴地裁决,更不能对学生“一错定终生”,那会让学生不但不心服口服,也容易留下“后遗症”。

找准契机,注重场合。学生犯错后,有些班主任急于处罚又不注意场合,或压制或说教,都会徒劳无功,还会使学生产生再次犯错的潜意识。要找准契机,注意场合,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批评教育犯错的学生最好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也不要在教师办公室里,应寻找最佳场合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创设氛围,转化学生。针对学生所犯错误,班主任应对事不对人,让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利用舆论的力量,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使犯错学生得到转化。

下期话题:如何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参与“话题讨论”的稿件请发至ddjs@163.com,字数不超过600字。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