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在小学教育中,德育和知识教育同样重要。小学生处于性格和人格的形成期,这个时期的品行发展状况对其青春期乃至今后的人生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笔者作为一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多年来在课堂教学中就培养小学生品行、提高小学生实践能力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立足课堂,深挖教材
目前的学校教育,课堂仍是主阵地。因此,教师应该立足于课堂,深入挖掘教材,把握好两个环节。其一,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对象,使学生身临其境,真正作为一个主体去探究。其二,激发兴趣,制造问题导向,及时破解教材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而让学生体验教学研究的氛围和真谛。例如,在《垃圾带来的烦恼》这一主题学习时,教师要求学生针对平时不注意卫生的几种情况分别设计了两个情境:“垃圾从哪里来”和“垃圾的危害”。在每种情境中,教师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后设计可行性方案,再到台前表演,师生共同评议。当大家兴趣正浓时,教师把握时机对他们进行环境意识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带着极大的兴致。可见,一个恰当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形成悬而未决的求知状态,相比单纯的说教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培养他们的情感认同和认知能力。
二、体验学习,实践应用
教材中每一课的设计都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一起体验、探讨、研究,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进而适应社会。比如,在三年级《我会做的事情》这一主题学习中,教师先对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你会做什么家务活?为什么要从小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怎样表达对家人的爱?”然后让学生填写“自查能力记录表”,内容包括“我做到的”和“我想做但还没做到的”。在此基础上,布置家庭作业,如在家长的配合下学习叠被、洗衣服等,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学生谈一谈做家务和向家人表达爱的体会,同时,教师把事先要求家长配合拍下的照片或视频资料在全班同学面前播放,激发学生学做家务的热情。课后,教师进一步鼓励学生坚持做家务,并进行监督,填写记录表。活动进行一个月后把记录表收回,师生共评。
三、倡导合作,积极参与
教师要特别关注如何恰当地介入学生的活动,尽可能不去打扰、干涉他们的思考和探索,为他们提供合作讨论发表意见的时间和机会。如教学《班级制度大家定》这一课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制定出了班级制度,认为自己制定的制度更实用。在讨论中,师生平等切磋,谁也不依赖谁,学生少了几分拘束,多了些许理解。班级制度的重要性在师生讨论中得到认同。
四、转换主体,师生互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主角,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为学生着想,尽量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情境表演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感知世界。例如,学习三年级《我成长的故事》一课时,我在课前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课上交流时,我也拿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和学生一起分享,和学生说一说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这样既能融洽师生关系,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拓展空间,整合资源
只有主动参与,才能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发挥合作交流作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与应答共创共生,求异创新。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不仅要把目光放在教材上,更应转向室外、转向生活,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置身于社会中认识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品德与社会又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进取精神,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