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博览 艺术教育不是功利教育 遏制幼儿园小学化须求根治本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园风光 南开大学: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获新突破 理性看待少儿编程教育培训热 芬兰的幼小衔接教育 医生提醒:上学久坐、假期宅家,小心腰椎间盘突出“找上来”

第6版:教育博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博览
06
【海外采风】

芬兰的幼小衔接教育

□ 王芳 滕珺

学前教育单列,政策灵活公平

国内幼儿园的入学准备大都集中在大班阶段进行。芬兰则打破常规,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单列出一个学前教育阶段,时间为一年(6~7岁),并将其主要教育任务确定为“为入学做好准备”,帮助幼儿更从容地从游戏学习过渡到学科学习。

此外,芬兰学前教育还十分注重“公平”,让每个儿童都能接受优质教育。为此,芬兰进行了两次重大改革。第一次改革在2001年,当时芬兰政府开始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家长自愿选择是否参与。尽管免费政策大大提高了入园率,但仍有极少数幼儿无法接受学前教育。于是,芬兰在2015年进行了第二次改革,正式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中。这为确保全体儿童(尤其是处境不利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是提高入学准备质量的前提。

教育地点的选择则是灵活的。举办学前教育的地点可以是小学,也可以是日托中心,由家庭自主选择。目前,芬兰有20%的幼儿在小学接受学前教育,有80%的幼儿在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具体的安排为:上午接受4个小时的免费学前教育,下午自愿选择是否接受收费的日托教育或课后教育。无论是在日托中心还是在小学接受学前教育,儿童的学习生活都是两种形态(小学教育形态和日托教育形态)并存,大大减小了幼小过渡的坡度。

注重核心素养,倡导“现象教学”

2014年,芬兰最新版本的《国家学前教育核心课程》提出了培养儿童“横贯能力”的目标,即在不同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主要分为6种:思考、学习能力;文化识读和自我表达能力;自我照顾和基本生活能力;多元识读能力;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参与、融入能力。传统的分科教学难以发展这些素养,因此要改革教学方式,进行各学科有机结合的“现象教学”。

坦佩雷市M幼儿园设计的“森林活动”就是一种现象教学。学前班的幼儿每天都要去森林里呆3个小时,游戏、学习、交往,探究各种自然现象。园长认为,与在幼儿园里相比,幼儿在森林里的学习更加富有挑战性,会促使他们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如在森林里幼儿发现自然现象有很多种,于是主动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要和同伴紧密合作……S幼儿园则利用一周的时间开展了“我的城市”探究活动。幼儿到博物馆了解坦佩雷市的历史,到市政厅和市长进行交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等。最后,把自己的收获、感想用文字和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贴在墙上,供大家参观。芬兰的“现象教学”强调幼儿学习的过程、探究的深度以及与现实生活的深度融合,也更加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增加学科学习,预防学习困难

在坦佩雷市M幼儿园里,尽管3~6岁班和学前班教室紧挨着,但学习活动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3~6岁班强调的是在“游戏中学”,他们每天早餐后会有30分钟左右集体阅读交流的时间,每周也会开展1~2次集体外出和游戏活动,但并没有十分正规的读、写、算活动。而学前班强调的是“学科学习”,每天上午都有2~3节小学式的教学活动。学校会发给每个幼儿一本厚厚的“课本”,里面创设了很多有趣的情境,每个情境里的主人公(幼儿喜欢的小动物)都会提出学习要求,让幼儿愉快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如写字母、加减计算等。每次课堂教学完成后,幼儿都会上交作业,教师进行批改。教师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验,来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在芬兰学前教育中,还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关注,那就是在帮助幼儿进行入学准备时,强调一个都不能落下。学前阶段被视作一个干预的关键时期,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有3种干预方式。第一种是在5~6岁就开始学前班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共接受两年(5~7岁)的学前教育,然后在正常时间进入小学学习。第二种方式是孩子同样接受2年的学前教育,但年龄为6~8岁,会比正常时间晚一年进入小学。第三种是,如果医生、教育专家的诊断表明孩子必须接受特殊学前教育,那家长就要把孩子送到相应的学校和班级。在那里,师生比更低,对孩子提供的支持更加专门化。

(摘自2018年6月《北京教育》杂志普教版)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