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三味文摘 云台山美景 “直升机”父母害了娃 新造汉字的生命力 莫让手机陪伴留守儿童 以儿童为本,少儿节目才能实现价值引领 季羡林:鸡闻我起舞 “健忘症”其实是大脑的保护机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

第5版:三味文摘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三味文摘
05

“直升机”父母害了娃

□ 陈小丹

“直升机”父母好似直升机一样时刻盘旋在孩子的上空,随时“监控”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一些人可能觉得这是家长关心孩子的另一种方式,不过,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直升机”父母的过度干预会阻碍孩子的情感开发。

研究在长达8年间跟踪调查了422名美国儿童,分别在孩子们2岁、5岁和10岁时对他们进行了评估。参与研究的母亲被要求像在家一样和自己2岁的孩子一起玩。实验中,“直升机”父母从始至终都在指导孩子,告诉孩子该玩什么玩具,应该怎么玩,玩过之后应该怎么收拾。这类型的家长属于过分严厉或要求苛刻型。研究人员解释称,当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对孩子的每一个动作都进行“指导”的话,可能会破坏孩子自己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

研究人员发现,父母在孩子2岁时的过度控制,与孩子5岁时的情绪和行为调节有关。等到孩子10岁时,这种教育方式通常与孩子反映的情绪和学校问题有关。从老师的评价也显示出,这些孩子社交技能相对较弱,学习效率也更低。

父母在帮助孩子学会独立管理情绪和行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们需要有敏锐察觉能力的父母来帮助他们度过“情感上的负担时期”,而在其他阶段,父母就要克制自己过度关心的“冲动”了。蹒跚学步的孩子对于独立的渴望往往让他们面临情感挑战和复杂情景,如果在孩子试图独自应对挑战前,父母对这些情况过多地插手、控制,或者有意出手,让孩子远离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就有可能会阻碍孩子自我调节能力的开发。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他们只发现了这种教育方式和孩子之后表现的关联,而不是明确的因果关系,但他们认为,孩子2岁时一直接受这样的养育方式,必定会在5岁时表现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而这又会增加孩子10岁时出现情绪问题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孩子5岁时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他们10岁时出现情绪问题的情况也会减少。

父母应当考虑稍稍放手,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独立经验。研究人员也强调,这次研究并不是否定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是提醒家长应当意识到支持孩子的自主性和应对情绪挑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摘自2018年6月28日《北京晨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