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大魅力 找准启动学生发展的支点 重构评价引擎 引领师生发展

第7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7
【理论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大魅力

□ 聊城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哈宝泉

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中学日前开展的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现场。 吴凯/摄 

习总书记指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魅力无穷。笔者认为,它有十大魅力: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胸怀天下的宏大格局,无远弗届的远大志向,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止于至善的厚德载物,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福祸相依的辩证智慧,求新求变的创新思维。汲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

“修齐治平”出自《礼记•大学》,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关系是互相促进的,但以修身为基础。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大任担当,抑或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诚执着,那种与国家、民族、百姓休戚与共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都令人感佩。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家国情怀,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家国情怀,岳飞的“精忠报国”是家国情怀,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亦是家国情怀。

责任和担当,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习总书记曾深情地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从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从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到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满怀深情,再到习近平“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责任担当,都是家国情怀的传承和发扬。

胸怀天下的宏大格局

“格局”是指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智慧、风格、气度、情怀等心理要素的内在格局。“宏大格局”,即以大视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力求胸怀天下、海纳百川。

古人在宏大格局方面做出了榜样,如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曹操“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大丈夫志在安天下”;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余善“一壶天地小于瓜”;顾宪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陈谵然“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张謇“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等都是宏大格局的代表,我们应认真学习借鉴。

习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宣示了“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情怀、大格局、大境界。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胸怀与格局。

无远弗届的远大志向

“无远弗届”出自《尚书•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弗届。”远大志向是人的总开关、总闸门,是前进奋斗的大方向。

远大志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比如,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陈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诸葛亮“夫志当存高远”;苏轼“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王阳明“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蒲松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清《格言联璧》“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习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演讲中引用了“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之前亦多次引用。

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学习传统,崇尚学习、诗书继世之风绵延数千年。如李白说:“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颜真卿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苏轼说:“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黄庭坚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陈继儒说:“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关于学习的成语典故更是浩如繁星。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燃薪夜读、映雪读书、囊萤映雪、韦编三绝、手不释卷、发愤图强、闻鸡起舞、孜孜不倦、举一反三等,每一个都是刻在汗青上的感人故事。汉高祖刘邦,在大臣陆贾劝说下认真学习,奠定了大汉400多年的基业。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认真读书,以“手不释卷”的勤奋洗刷了“吴下阿蒙”的耻辱,成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一代名将。

学习无论是对于民族、国家还是个人来说,其意义都非同寻常。习总书记说:“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学习,尤其是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决定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政党的前途命运。学习更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条件。

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

“知行合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的精华,最早出自宋元之际儒学家金履祥所著《论语集注考证》,后由明代王阳明发扬光大,成为较完备的哲学体系。“知行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习总书记多次阐述“知行合一”思想,他提出的党员干部要做“三严三实”的表率,指出的“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强调的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都是知行合一的体现。“知行合一”不仅是道德修养,更是一种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每一名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应自觉加强自身修养、践行知行合一,身先士卒、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好、发挥好这份强大的道德力量。

止于至善的厚德载物

德,国之基也,人之本也。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厚德载物” 是一个成语,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中占据重要位置,有两方面含义:“厚德”指做人要增加内涵,“载物”指做事要贡献社会。

古人对道德修养非常重视。如《大学》“德者,本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荀子》“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诸葛亮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人将德概括为八种:“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后来又总结出五常,即五德:“仁、义、礼、智、信”。 五德是古代培育民众的准则,是民众崇德向善的价值准则,对今天仍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遵循。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提出四德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是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

老子《道德经》:“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谭嗣同《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等,都是对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的描述。古人为什么会慷慨赴死?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精神和思想被推举到很高的地位,早已高过了生命本身,所以自古提倡“舍生取义”,为正义的追求而死是最有价值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英雄气概被完美地传承下来。如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毛泽东“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习近平“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献身的时候,我们都要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党章》入党誓词中“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习总书记2017年视察英雄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号召大力弘扬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在中央军委2018开训动员大会上的训令中要求全军指战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就是要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吸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英雄气概的养分,汇聚起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在几千年生存发展进程中,始终强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她认识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强调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她倡导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任劳任怨;她将忧患与勤俭和勤政相联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总结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宝贵经验。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告诫全党:“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他指出,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在“一•五”重要讲话中,他提出“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心存忧患、肩扛重担,才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辉煌。

福祸相依的辩证智慧

辩证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深刻所在,是全民族智慧的结晶,对当代人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福祸相依思想出现于各种典籍中,如《道德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淮南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夫物盛而衰,乐则生悲”;孟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生取义”;《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凡四训》“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等,都充满辩证智慧。韩愈《原毁》“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类似李康《命运论》中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道出了成功者更容易遇到非难的辩证法。

古人的辩证思想蕴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融入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实践。

求新求变的创新思维

习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思维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和思维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富有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

中华民族成长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求变的历史。例如,早在商汤时期的《盘铭》上就刻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经•大雅》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书•康诰》曰:“作新民。”《孙子兵法•虚实第六》中认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我国古代脍炙人口的典故“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就是两个孩童创新思维的结果。创新还要善于从实践中汲取灵感,如古代大发明家鲁班,一生注重实践,善于创新,在建筑、机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被尊为祖师爷。

唯有创新意识,才有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才有当代的“两弹一星”“航母”“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的问世,才有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支撑,才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