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鼓励中学生做科创有害无益
□ 陆一
前不久,自主招生过程中一些高中名校学生科研论文涉嫌造假、滥竽充数,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我们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规律有误解,对教育和选拔两种培养手段存在误用。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并非让学生越早参与科创项目就越好。在不具备科研教育条件的情况下,一味鼓励中学生做科创有害无益。
创新和培养下一代创新人才是大学的天职。事实证明,在中学里学习优秀的学生,哪怕从未接触过科研活动,到了大学才从零开始涉足科研,也没什么问题。相反,在中学学得不扎实的学生,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知识不成系统,还有许多漏洞,可能在一知半解的所谓科创中习得了花拳绣腿、投机取巧等坏习惯,才是大学教育担心的问题。在大学名师的实验室里从零开始养成最佳科研习惯至关重要。
将科研论文作为高考自主招生选拔手段是有待商榷的,它无法阻止其他人参与帮助,更不用说可能涉及的抄袭、舞弊等问题。作为大学教师,笔者不止一次听同行谈起来自朋友的请托、很难拒绝帮助朋友孩子修改论文的无奈。这种制度的恶劣之处在于,迫使所有人为了在竞争中不受害就要去作恶。
当然,不排除极个别学生确实有能力在中学阶段做出真正的科技创新,那背后几乎无一例外都有超常的家庭支持。这种强大的家庭支持其实不需要也不应该被制度化肯定。我们的教育选拔系统不是为他们而设计的。
中学生的论文难以证明什么实质性能力,大学入学选拔没有理由与之挂钩。
(摘自2018年9月3日《中国青年报》)
录入:超级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