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人文气韵的探索实践
近年来,我们在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一直思考这样的问题:以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来植养学生的人文气韵?以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来奠基学生的幸福人生?在不断探索与思考中,我们发现,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学生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民族精神的塑造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我们确立了“传统文化植养人文气韵,良好习惯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将“培养有中华情怀和现代素养的中国人”作为我们新的教育培养目标,并以此为课题展开研究。一路走来,我们在植养人文气韵和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中不断探索,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小学生生性纯净,就像一张纯洁的白纸,打上什么样的底色,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人生。当前,各种外来文化充斥着学生的视听,中华文化经典离学生渐行渐远,他们的发展现状令人担忧。基于此,我们决定用经典铺就学生生命的底色,让学生从小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读书成为学生们的习惯。
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了研究课题“小学生经典诵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吸纳全校骨干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我们边探索边实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识记规律,从《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朱子家训》《论语》《大学》《道德经》等历代名家典籍中认真筛选,为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诵读内容,编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经典的润泽,快乐的人生》和《府小经典诵读卡片》等。学生晨诵、午读、暮省,每天在早、中、晚固定时间内,和着古典音乐的悠扬旋律,大声诵读国学经典名家名篇,在经典美文的海洋里吟诵、阅读,成了校园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每日一词”,让学生学习成语故事,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每日一句”,让学生背诵中华传统美德修身格言,在潜移默化中育人;“每周一诗”,让学生了解中华诗词典籍,感受汉语言的博大精深;“每周一字” ,让学生了解汉字不同字体演变历史,师生开展写字达标活动,一横一竖彰显的是品格,一撇一捺体现的是精神,师生精心书写,将美文印在心里。
为了增加学生们的兴趣,创设诵读氛围,我们还把古诗文谱成曲,把经文编成歌词,吟唱经典;设计动作,把韵律变成舞蹈,舞动经典;创编剧本,把情景变成舞台,表演经典;学校还定期开展赛诗会、经文接龙、诗配画、古诗擂台赛、经文短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传承经典文化。我们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举行了读书节、习惯艺术节等大型展示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全校经典“悦”读活动的开展。
我们还定期举行“开心学国学”“经典诵读考级大闯关”活动,目前,100多名学生过五关斩六将,获得“翰林小学士”“翰林小硕士”“翰林小博士”等光荣称号;453名学生古诗文诵读达标。读书节展示会上,我们隆重表彰了“书香家庭”“儒雅教师”“读书小名士”,为全校师生和家长树立了榜样。学生们建立了自己的阅读卡片,自发地潜心诵读,对读书和诵读产生了浓厚兴趣,对下一期的闯关和展示活动充满期待。对此,我们欣喜不已,因为 “一个人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接受教育,只有当他面对一本书沉醉不已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才刚刚开始”。
随着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经典的种子已在学生们心中扎根,学生们在为人处世、文明礼仪、品德修养、生活细节等方面有了显著进步。“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每天早晨,学生的仪表已无须提醒,因为“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成了礼仪最基本的要求;每次饭前便后洗手已不用督促,因为“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已经印在他们心里。吃饭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常在耳畔萦绕,每名学生基本做到“对饮食,勿拣择”,达到盘碗净、衣服净、地面净。“每月一事”好习惯培养主题队会,持之以恒;“每周一节”好习惯辅导训练课,寓教于乐。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言谈文明、举止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