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娃”温暖了我们班
作为一位班主任,我常常思索:怎么才能让班级充满爱和温暖呢?通常来说,“以爱育爱”多是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对一个班级来说,如果每个人都能给别人带来温暖,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于是,在这学期开学初的班会上,我提出在班里征集“暖娃”的想法。学生们一听这个新鲜的名字,都很好奇。经过我的一番说明,他们很快明白了“暖娃”其实是调节情绪的志愿者。看到谁不高兴或者同学之间有小纠纷了,“暖娃”就帮着劝解、开导,化解同学之间的不愉快。
学生们特别热情,争着说:“李老师,我来!我来!”看到大家的积极性如此高涨,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此时,我卖起了关子,故作镇定地说:“‘暖娃’可不是好当的,有条件。首先,自己要保持快乐;其次,要会开导别人。”随后,我教给学生们如何开展工作:第一是观察。课间注意观察同学们是否有眉头紧皱、面红耳赤、声调突然升高等表现。第二是暗示。如果发现有情绪激动的同学,赶紧偷偷地向其招手示意。第三是迁移。如果对方没有发现,要赶紧走过去,假装询问问题,及时用语言、眼神或手势等提醒对方注意。经过学生们的热烈讨论,我班最后确定了“暖娃”轮岗制度:自愿报名,每天选两位小志愿者。这样,一学期下来,每名学生都有四五次成为“暖娃”的机会。
上岗第一天,“暖娃”瑞辰就化解了一场小冲突。课间游戏时,小涵和小东因为游戏规则的问题产生了分歧,小东伸长脖子,俩眼瞪得溜圆,音调高了八度,要跟小涵理论。瑞辰赶紧向小东招手示意,可正处于激动状态的小东并没有注意到。他灵机一动,大声说:“小东,你向我借的书我带来啦,快来拿吧!”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管用,小东马上意识到自己过于激动了。
一天中午,吃过午饭,学生们都去操场上活动了。这时,“暖娃”惠雅注意到小江趴在座位上,眼圈红红的。她轻轻地走到小江的身边坐下,拍拍小江的肩膀,问道:“小江,我可以帮助你吗?”小江指了指桌子上的试卷,没说话。惠雅顿时明白了,原来是这次考试小江考得不好啊!经过她的一番劝导,小江总算破涕为笑啦!她乘胜追击,又帮他分析了错题原因,为他讲解了不明白的题目。事后,惠雅开心地对我说:“李老师,我还挺享受帮助他人之后的那种快乐感觉呢,是言语表达不出来的!”
在志愿服务中,“暖娃”们既有满满的成就感,又深深地感到自己的心理知识还有许多欠缺。于是,他们课余时间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查阅心理资料,掌握了许多情绪调节的方法。“暖娃”们在志愿服务中学会了很多,比如尊重弱者、宽恕他人、乐于助人、经常保持微笑等。在“暖娃”们的辛勤工作下,我们班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和谐融洽了,教室里充溢着温暖、欢乐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