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诗词芳华 探文道合一
——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课文《长相思》教学设计
一、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第21课《长相思》。
二、目标确立
(一)课程目标及分析
新课标要求古诗的学习重在感悟积累,让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次教学内容和本班学情,我把情意殷切、韵味深远的文字符号转化为一种具有生命体验的情感符号。通过读、想、议、吟、唱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诗意、体验诗情、积累诗歌,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新课标对第二学段阅读有这样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二)教材分析
《长相思》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描写戍边的将士们在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描述的情景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暴雪之声的。从单元内容看,第六组课文的主题是“浓浓的乡情”。这首词正是情意绵绵的思乡佳作,形象地诠释了“浓浓的乡情”。拓展的张煌言的《长相思》,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故园的情感。通过这两首词的学习,能让学生感受诗词语言的优美,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淀。其次,本组的两篇精读课文《古诗词三首》《梅花魂》,两篇略读课文《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选编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本节课通过各种形式有梯度地诵读诗词,让学生受到思乡、爱乡这种高尚情操的熏染,激发其爱国情感。读中悟情,读中升情,做到文道合一。
(三)学情分析
80%以上的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独立思考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在学习古诗词上能够自主借助注释、插图、课外资料等学习课文。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表达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所以我利用学生的积累,由诵读诗句引入新课的学习。同时,还有约10%的学生语言表达、综合归纳能力有所欠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有导有放、放扶兼施,适当补充背景资料。
(四)自我背景性经验剖析
从教20年,我一直在语言文字里行走,一直在语文课堂中成长。作为“语文名师”,我在诗词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确立了诗词教学的“三部曲”,即读诗——赏诗——悟诗,并在全市现场会进行展示汇报。“浓浓的乡情”这一单元,一首首诗词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后来,我又查阅了大量有关思乡的诗句。在一次次磨课研讨中,我努力寻找诗词之“芳华”,确定以诵读思乡诗句导入,在诵读中将学生带入思乡的情境。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词的情感,我在第三次备课时还搜集了有关月亮的思乡诗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课时教学目标确定
基于以上分析,生成以下教学目标:一是能准确、流利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诗词的抒情韵律;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三是用鲜明对比又层层递进的引读,使学生和作者的心灵碰撞,从而感受那悠悠的爱国情,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诵诗词,巧引入。
1.上课伊始,由师生配乐诵读关于思乡主题的诗句,引入课题。
2.用课件出示下面这些思乡诗句: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张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九龄:“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袁枚:“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设计意图:不同的文字抒发了作者同样的情怀。这里用诗句拨动学生内心柔软的情感,既有助于引导学生走进美妙的古诗世界,奠定思乡这一情感基础,又有利于积累古诗名句,厚实文化积淀。】
第二环节:抓题眼,解诗题。
1.由教师出示资料袋,介绍词的特征,了解不同词牌的特点。《长相思》分为上阕和下阕两个部分,每阕4句。内容多为思念家乡或者思念亲人。
2.让学生齐读课题《长相思》。读好古诗词,就是读出韵味。比如,这首词的题目可以读成“长相思”,也可以读成“长——相——思——”。让学生体验两种读法,比较哪一种更有韵味。
3.学贵有疑。看到这个课题,学生心中肯定有疑问。例如,相思谁?为什么相思?怎样相思?教师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入诗词中,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兴趣,由此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
第三环节:读诗句,明诗意。
(一)初读意趣,朗朗上口读
1.学生自由朗读《长相思》,读通顺、读流利,争取读得字正腔圆、朗朗上口。
2.指名读。教师提醒容易读错音的词语:聒、更。
(二)再读意味,历历在目读
1.再读,读出意味。注意停顿、节奏。只有历历在目读,才能把词读得有板有眼。指名读,评价并讲明该怎样停顿。教师课件出示词的内容,让学生齐读。注意上下阕的停顿。
2.教师示范读,让学生画出朗读节奏,在拖长的地方标上重点符号。学生根据范读勾画节奏符号,配乐诵读。
(三)深读意蕴,感悟体验读
1.了解作者
学生通过听录音,了解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简介,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及写作背景。
2.理解词意
(1)何处:感受征途之艰
让学生用词语概括:“这究竟是一段怎样的旅程啊!这究竟是怎样的山一程、水一程啊!”
预设:跋山涉水:一个“跋”,一个“涉”。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这段路程的艰辛。(用课件出示若干个词语)
师引读:在纳兰性德的笔下,我们并没有看见这些词语,有的只是……学生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通过以上引读,学生体会到作者自身就在这漫长而艰辛的征途之中,进而感受到征途之艰。
(2)何心:追问情归何处
引入对诗词的进一步感悟环节,深入探究诗词之“芳华”。而此时,让纳兰性德备受煎熬的不仅仅是攀不完的崇山峻岭、跨不尽的激流险滩。(教师适时出示风雪画面并配乐)
纳兰性德将浓浓的思乡意、悠悠的爱国情寄托于风雪。明代末年的张煌言又是怎样抒发这一情怀的呢?教师带领学生继续拓展学习另一首《长相思》。
1.对比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以上习得的古诗词三读法,读意趣、读意味、读意蕴。情是一样的思乡情,寄托情感的事物却不一样。(用资料袋出示作者简介,教师补充相关资料,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1) 读意象
让学生边读边做记号,并圈圈点点,理解张煌言是在什么情况下思念亲人、思念故国的,读明“月亮”这个意象。
(2)抓词眼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个“秋”字非常有意思。学生读“秋山青,秋水明”,并思考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得这么美?教师总结,让学生明白:大明朝灭亡了,越是看到这么美的山河,他越是悲伤,因而情感形成强烈的对比。
【设计意图:本环节体现读的层次性。在读熟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古诗,在整体把握后经历一次潜心会文的过程,为后面的品味感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另外,教师动情的引读,不同的读诗方法让学生耳目一新,能激起他们对诗歌的喜爱之情。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感悟、体验,明白“只有国家富强,民族才有尊严,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的道理,从而让学生在精神上受到陶冶与洗礼,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爱,达成道德教育。】
第四环节:入意境,悟诗情。
1.教师介绍:“这次出行,纳兰性德写下了好几首诗词。在一首《菩萨蛮》中,他留有这样的词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
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长亭外,杨柳依依,哀怨的妻子深情地问他——(齐读此句)但是,圣旨铁定、君命难违呀!我只能——(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古道边,芳草萋萋,伤感的朋友深情地问他——(齐读此句)但是,报效朝廷、建功立业!我只能——(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2.吟诗,舞诗。学生将体会融入声音里,随着音乐,再来读一读。(配乐齐读)情到深处总想一吐为快,学生将自己的感受用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摇头晃脑读,可以做动作读,还可以打着节拍读……
教师小结,出示思乡诗句。(用课件滚动播放)
【设计意图:感悟到词人与家乡、亲人离别,是为了保家卫国。那是祖国的土地,那是游子的皈依。由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经过细细品味后,师生理解了诗意,体悟了诗情,为诗中优美的语言陶醉着,被诗中绵绵的情思感染着,心中有千言万语要一吐为快。这时,教师让学生以吟、舞、唱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体会,可谓“水到渠成”。】
第五环节:积诗词,妙升华。
学生课后继续搜集爱国诗词,并结合胶东地区的地域特点,写一写自己将如何传承胶东的红色文化,践行爱国主义。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既注重了知识目标的突破,又拓展了学习内容,使语文更具开放性和创造性,真正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教师把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到课外活动中,使学生的爱国情怀得以升华,从而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