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弘扬沂蒙精神作为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强大动力
我们将以学习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优质资源配置给教育,把优秀人才招引到教育,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优先供给,保障基础教育资源需求。一是腾退一批办公用房。将中心城区和9个县城的机关事业单位闲置办公用房,逐一摸底排查、登记移交、改造提升,集中用于举办中小学、幼儿园。全市首批腾退53处场所,增加学位5万个,使老城区多年形成的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二是迁出一批职业院校。鼓励县区城区普通高中、职业院校外迁办学,将原场所用于基础教育办学。三是建设一批中小学校。2018-2020年,启动实施“双百工程”,每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公办幼儿园各100所以上。
二、优先树人,创新开展红色教育。一是开展“三进”教育,让广大学生领悟汲取沂蒙精神。推动沂蒙精神进教材、英模事迹进学校、红色基因进课堂。一体化设计德育课程,组织编印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沂蒙精神教育读本》,要求学校每周安排不少于1课时。请老革命、老党员到学校宣讲,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开展三类活动,让广大学生感悟体验沂蒙精神。重点开展红色展馆体验活动、红色研学旅行活动、红色研讨访谈活动。共研发15条红色主题研学旅行线路,每个月安排2000余名学生到基地进行实践体验,接受红色教育。三是培育“三会”教师,让广大学生在言传身教中传承沂蒙精神。
三、优先扶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支持教育信息化。按照“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建设运营、学校免费使用”模式,由政府出资购买教育云服务,5年投入4.34亿元。从全市筛选500名优秀骨干教师,集中开发课程软件。目前,信息化教学已覆盖全市90%以上的学生和班级,实现了优质课程资源城乡学校共享。二是支持“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围绕“立德树人、内涵发展”核心理念,推行以“课程、课堂、文化、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实践推进模式,实现课程育人的连贯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三是支持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全市先后投资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907处,基本实现了校外活动实践市域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