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应“让爱做主”
笔者与一线教师接触,经常听到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我简直没法管了!”言外之意,就是在惩戒孩子方面已经没招了。听到这样的牢骚,我不以为然。我认为,赏识和惩戒是两种并行不悖的教育方式,犹如一个树苗要长成参天大树,既离不开阳光、雨露,也需要修枝剪叶。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诚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原则。有的学生被你的“情”“理”打动,能理解你的苦心;但也有的学生根本不理解你,怎么办?于是,有的教师采取罚站、罚抄多少遍作业的办法,以示惩罚。这样做不仅激化了师生间的矛盾,助长了学生的抵触情绪,而且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惩罚的出发点和终点都是爱护学生,让学生乐于接受,而不是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激励式惩罚不失为一种科学方法。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约翰•麦克劳德在上小学时的作品。有一天,小学生约翰•麦克劳德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便偷偷地把校长的宠物狗杀了。校长被气得七窍生烟,决定“惩罚”这个无法无天的学生。怎么罚?他既没开除这个学生,又没使用暴力,而是罚他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张人体血液循环图。事后,约翰•麦克劳德被校长的宽容打动了,发愤研究解剖学,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解剖学家。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惩罚方式中,有罚学生“画画”“写作”“做俯卧撑”“唱一首歌”等。这类惩罚意在彰显学生的特长,应该说是一种激励。在教学中,我也学着用了一些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我就让他给我代收作业;有的学生经常违反一日常规,就让他在课前5分钟为大家唱一首歌,以示歉意。
很多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式惩罚中得到情感的正向提升:当学生有了成绩和进步时,我们与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当学生有了缺点和错误时,我们与他分担失误带来的痛苦。实际上,当学生犯了错误以后,他的自尊心变得很敏感,心灵变得很脆弱,更需要老师的理解、宽容、指导和帮助。如果我们这时能体谅他,并与他一同寻找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良策,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便是这样惩罚学生的。一天,他看见几个小学生摇一棵小树,就走过去并把耳朵贴在小树上。学生们莫名其妙,问他干什么。孙老说:“你们听,小树在哭呢!你们把它的命根快摇断了。”学生们听了这句话,惭愧地低下了头。孙老继续说:“我们去拿铁锨和水桶,好吗?”他们飞快地拿来了水桶和铁锨,孙老和他们一起给小树浇水、培土。以后,学生们当上了小树的“卫士”。
“惩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惩罚应是在关爱的前提下对儿童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矫治而采取的强制措施。在这个强制过程中,“罚”是因为爱,因而要“让爱做主”。
(作者单位:寿光市建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