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和尊重是最好的教育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由日本著名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黑柳彻子所著,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窗边的小豆豆》一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故事:小豆豆读一年级时,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这个一般人眼里的“怪味豆”逐渐成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一生的基础。
接受小豆豆的巴学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一是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门。校门由两株矮树组成,树上还长着绿油油的叶子,用小豆豆的话说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校门呀”。二是有着与众不同的教室。它们是一个个废弃的电车车厢,是电车教室。三是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长。第一次见到小豆豆,小林校长就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4个小时的话,其间只是微笑着,有时还饶有兴趣地说“后来呢”“原来是这样啊”。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探出来,专注地听着”。四是有着与众不同的午餐。每到午餐时间,校长就会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来了吗?”原来,“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是校长不想让小朋友们偏食,所以蔬菜、肉类、鱼类都得吃。五是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每天的第一节课,教师都会把当天要上的课和每一节课的学习重点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目的是逐渐了解每名学生的兴趣、学习方式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在这里,每天的散步是教育;在礼堂里吃饭是教育;让学生晚上看“新来的电车”是教育;露营、走夜路试胆量是教育;运动会是教育,茶话会是教育,学种庄稼是教育;野炊是教育,到医院慰问受伤的军人是教育,参加同学的葬礼也是教育……在这里,学生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里没有师生之分,学生与老师甚至校长都是好朋友,完全没有拘束感。
读完此书,我感觉这不仅是作者在讲述自己的童年生活,更重要的是在倡导和介绍一种教育方式。而这种教育方式的核心,就是理解和尊重。小豆豆以前的行为看似顽皮,其实是儿童好奇心的表现。如果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去对待,那么结果必然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从而扼杀孩子的好奇心,甚至将其以“不听话”为由退学。这使我想起了爱迪生被退学的故事。爱迪生就是因为好奇心太强,才惹恼了教师,被骂做“混蛋、傻瓜”,直至退学。
反思我们现在的教育,缺乏的就是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很多教师和家长总喜欢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习惯于替孩子安排好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都套用到孩子身上。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孩子是否真的有用。即使有用,又有多大用?孩子是否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是否应该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这些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值得庆幸的是,小豆豆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小林宗作校长,在巴学园感受到了真正的理解和尊重。正如书中所写:“这个时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欢自己的人!因为,从小豆豆出生直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呢。”正是这种理解和尊重,使得小豆豆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发挥,从一个调皮、淘气的“坏孩子”,变为一名可爱、懂事、善良、快乐的好学生,最后成为著名作家和电视节目主持人,就像爱迪生在母亲的理解和尊重下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一样。
所以说,没有理解和尊重就谈不上教育,即使你认为自己的说教很有力,但对孩子来说只不过是耳旁风,很难听进去。小林校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蹲下身来与孩子说话,怎样去尊重和信任孩子。正因如此,《窗边的小豆豆》自1981年出版以来,不仅为千百万读者带来无数的笑声和感动,更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