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校长视线 段位层级管理有效激发师生发展内驱力 家访:有了“在线聊” 仍需“进家门” 授权,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的点滴体会 “四位一体”让传统文化教育入脑入心

第5版:校长视线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校长视线
05

“四位一体”让传统文化教育入脑入心

□ 潍坊市寒亭区实验小学校长 李淑叶

我们学校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课程总体规划,面向全体,以传统文化课程为依托,以课堂、家庭、社会为阵地,通过“经典诵读”、“传统节日”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和“传统艺术”教育四位一体,将传统文化课程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情怀。

传统文化与校本课程融合——经典诵读课程

学校将经典诵读课程纳入学校课程规划,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化。首先,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经典诵读氛围。墙壁上设计的经典名句让学生耳濡目染,诸子百家文化长廊让经典变得直观而不抽象,古诗词经典名句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教学楼二楼设立传统文化专区,营造浓厚的气氛。教室前长廊里张贴新书推介作品,使学生在不经意的驻足间徜徉于书香之中。学校整理了《经典诵读》《诗文诗韵》两本经典教材,将小学、初中、高中必读古诗词和《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论语》等适合学生诵读的内容收入其中。每天清晨到校后,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经典诗文诵读。通过课前吟诵、课堂教学、课下延伸,使全体学生加入诵读队伍中。语文教师在专家指导下探索出有效经典阅读教学模式,提高了诵读效率。学校搭建各种诵读平台,通过听、读、展、画、赛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校还组建了教师“阅读群”,“群主”采用 “歌诀体”诵读、普通诵读两种形式,带领教师们诵读完了《大学》《道德经》《学记》等。现在有70多名教师加入诵读的队伍。还利用“班级群”,带动家长加入诵读行列,使诵读由学校辐射到家庭。

传统文化与生活融合——传统节日课程

学校以节日教育的实效性研究为突破口,形成了系列活动制度。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重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他们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由于这些节日一般是在假期,教育活动主要以学生的调查研究和送温暖、学技能为主。学校统一确定活动主题,创设活动环境,利用家庭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获得情感体验。学校还将重大文化活动与节日活动相结合,并发展为学校的传统教育项目。如校园文化节,春节后开学第一周,采取分年级、分赛场的方式,设立“春节诗会”“翰墨飘香”“欢天喜地”“科幻飞旋”“奇思妙想”“故事擂台”等赛场,学生猜灯谜、写春联、唱诗歌,真正让传统文化融入了现代元素。在六一儿童节期间,学校变部分学生唱主角为全员学生参与的形式,设立十几个项目,将传统文化与创新艺术相结合,推出了纸艺、布艺、画艺、风筝、年画等一系列活动形式,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艺术成为一个整体。

传统文化与德育融合——红色文化课程

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就是教人、育人。我们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有机融合在一起,收到了理想效果。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孝敬父母,参与洒扫应对。另外,通过校外辅导员讲革命故事、参观纪念馆、了解革命历史、寻访身边名人等活动,使教育内容丰富、多样、生动,促使学生从传统文化的视角理解和认知红色文化。学校开展了“红心向党•榜样教育”“小榜样比学赶超”“榜样教育进课堂——家乡名人现身说法”“榜样教育进校园——圣贤名人耳濡目染”“榜样教育在心中——伟人英雄理想目标”等活动。每年清明节,学校会围绕红色经典、红色旋律、红色情怀、红色梦想等板块,举行大型主题系列纪念活动,让学生缅怀先烈、感恩幸福。

为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从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在每年国庆节期间都会开展“红色精神•筑梦未来”活动,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传统文化与艺术融合——传统艺术课程

我校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机制比较完善。我们不断整合艺术教育资源,创新艺术活动内容与形式。每周五下午把风筝、年画、陶土、彩绘、青花瓷等民间艺术以及国画、戏曲等引进校园,设立了52门特色实践课程。每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一项活动。课程以动手实践为基础,融进了民俗与创新等技法。例如,年画社团就是以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套色印刷为基础,用新型材料代替木刻板,结合版画特点,学生们自行创作图案,自行刻模板,模拟套色印刷技术,印在手提袋和T恤衫上,就成了一个个独具个性的作品。这样既有传承又有创新,让家乡艺术在学生们手中鲜活了起来。这样的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平台,使学校形成了课内学习、课外实践与平台展示相结合的艺术活动特色。

学校传统文化课程“四位一体”模式,为学生接受传统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学校先后被授予“孔子学堂”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中华文化习养先进实验校”、“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教学基地——春秋课堂”、潍坊市“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校”等称号。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价值教育的校本化研究”总课题研究成果项目“中华文化习养”实践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实践案例“四位一体,传统文化的校本融合实践”荣获2018年中华文化习养优秀实践案例一等奖,“节日教育”实践研究成果获潍坊市政府成果一等奖。学校的典型做法先后在全国多地做经验介绍。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被认定为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第一届文明校园。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