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以文化人 以德润心 初中数学教学应“动静相宜” 体验式学习 掬游戏课程之水 润幼儿发展之花 家园合力 共助成长 沙漠掘甘泉 精心育弱花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育人心得】

沙漠掘甘泉 精心育弱花

□ 济南市泺源学校 赵文静

济南市泺源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培智学校,主要招收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刚接手一年级时,我还真有点儿不适应。班上有患多动症的学生,上课时满教室跑;有的学生分不清男女,上厕所要领着去;有的学生经常犯癫痫病,只要犯病就会全身僵硬,脸和嘴唇发紫,口吐白沫,所以我要准备压舌板和棉垫子,以备不时之需。一天下来,整个人像散了架般难受。

应付这些小事还不算什么。当我一遍遍地教学生认字、写字、读儿歌时,他们始终无动于衷。看到学生们呆呆的眼神,我感到很无奈。这时的我几乎失去了信心,更不知道如何面对他们的父母。

看到讲台下那些憨憨的小脸,想到那些无助的家长,我又怎能轻言放弃?我不相信教不会他们,不相信矫正不了他们的缺陷,不相信找不到他们的闪光点。于是,我一边和家长沟通,鼓励他们不要放弃,一边根据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想办法为其补缺陷,倾尽所有教给他们最基础的知识,同时仔细观察、挖掘每名学生的闪光点。

特殊学生学知识很难,那就把所教的内容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地教给他们。小胖是一个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孩子,舌头比别的孩子长,造成了语言障碍,只能发出“哇哇呀呀”的声音,教他说话是很困难的。一方面,我要随时提醒他把舌头收回去,一方面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发音、说话。刚开始训练他读单字,再训练他读词语,然后扩展到3个字、4个字,直至一个短句。渐渐地,他的话多了起来,性格也活泼了。他的父母激动地说现在能听懂孩子说话了。

后来,我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发现,音乐是纠正特殊学生语言障碍的好工具。于是,我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给学生从感受音乐开始,逐步走进音乐的欢乐世界。从哆来咪到练声曲,从不知道调的高低到能够唱到高音,通过小步子、多循环的反复练习,有的学生从刚开始的跑调到能够准确地唱出旋律,有的学生从不张嘴唱歌到现在能够跟着节奏大声唱,甚至可以熟练地唱英文歌曲。每次音乐课,只要听到学生们大声地唱歌,我就感到很自豪。能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充分训练,收获更多快乐,是我对这些特殊学生最大的心愿。

我认识到:要想在荒漠里挖掘出甘泉,除了在荒漠中仔细寻找泉眼的位置,更要进行坚持不懈的挖掘。因为,也许再挖一下,清澈的泉水就会从荒漠中冒出来。这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只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就能找到打开特殊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学生的进步很大。开家长会时,我将学生的成长相册和录像展示给家长们看,很多家长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有的家长说:“赵老师,你们真不容易呀!谢谢你们!”还有的家长说:“赵老师,当我知道我有一个这样的孩子时,我和孩子两年没有走出家门,周围说什么的人都有。来到这里,孩子进步了,我也看到了希望。谢谢你!”

从事特殊教育20多年,我所教过的特殊学生加起来还没有正常学校一个班的人多。也许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培养出什么人才,但是我可以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获得重生,使其能够立足于社会,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也可以为一个个不幸的家庭带去希望。这就是我的幸福与快乐!今后,我会和这些弱小的花朵一起努力,让他们绽放出与众不同但同样灿烂夺目的光彩。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