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正确运用供求经济学
我们班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七彩雏菊班”。在班里,每名学生都是一朵小雏菊,自由成长,精彩绽放。新的学期开始了,看着墙上新贴的“七彩雏菊班级评比栏”,想象着学生将在一个学期内不犯错误,努力获得更高的积分,在期末评比中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奖励,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小雏菊们每天的努力只能在学期的最后一天绽放吗?而且,随着分数差距越来越大,学生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积分高的学生认为高枕无忧,积分低的学生开始失去信心。尤其是到每个学期的后半段,积分对于学生继续努力的激励作用越来越无力。
如何才能让小雏菊们以良好的状态和源源不断的动力面对每天的学习生活呢?我想到了经济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消费是拉动生产的三驾马车之一。”我把这一理论引入我校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并将下列关系一一对应:生产,是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向美向善;积累,是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表现,用一定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财富积累;消费,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生产积累进行使用,不断归零。想到这里,我脑洞大开:“生产”形成“财富积累”,有了“财富”即可“消费”,“消费”完成又可刺激“生产”。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关注学生的不同特质,将每名学生都视为独特的发展体。”他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旨在驳斥传统、狭隘的智力理论。他认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开发多元的学习环境,让每名学生充分发展被忽视了的智慧。这一理论启发了我。从前,班里使用的评价方式多是设定统一的标准和范围,让所有学生朝着指定的方向努力,然后教师予以评判。这种方式与“每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发展体”是相悖的。既然每名学生都是独特的,那就不应该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于是,班里在悄悄地改变着。
“评比栏”换成“点赞墙”——评价方式多元化
除了必要的常规管理,我们班不再设定评价标准。在各个方面,只要你发现同学有好的表现,就可以为其点赞。有了这样的倡导,学生们的眼睛变得更加明亮了。他们议论纷纷:“我看到王梓桢把花盆里的土换掉了。”“我看到李臻旭把饮水机渗出来的水擦掉了。”“英语老师忘记拿水杯了,是姜程谦送过去的。”“籍泰彬给我讲题时从来不会不耐烦。”通过点赞积分,学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融洽。一个学期下来,我们班里形成了一个个良性的生态圈。每朵小雏菊都是一个小太阳,努力发光发热,照亮别人,温暖别人。
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学习生活创新体验
点赞过程其实就是生产过程。学生之间的相互欣赏、相互温暖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因而有了消费的需要。
大部分班主任有这样的体会:低年级学生丢三落四,铅笔、橡皮、尺子、红领巾,每天都有学生捡到后上交。再加上现在的学生在物质上得到了极大满足,很少有人主动寻找丢掉的学习用品。因此,班主任疲于应对各种“失物招领”。于是,我把这些“可怜”的学习用品变成商品,一一标价。如果学生忘带或者不够用,就可以用自己得到的“赞美”来换取。教室的图书角有一个“七彩雏菊小小超市”,学生可以去那里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正所谓“物质消费取之于生,用之于生”。
这种方式,不仅做到了“物有所用”,而且使学生对物质背后的“付出”有了深刻的理解,不再轻易丢弃学习用品。这更受到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好几位家长告诉我:“每天晚上回家后,孩子都主动检查学习用品是否完整。”教室里丢弃的学习用品大大减少,实在是为家长们节省了开支啊!
精神消费,“学生是有创造性的人”。创新思维是学生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而创新源于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我会给学生们征集“心愿”。每名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他的精神需要也是不同的。从学生们那里征集来的心愿五花八门:“我们班姜程谦学习最好,我要是能跟他做同桌多好啊!”“我想当眼保健操管理员,这样,我就能领着别人做眼操了。”“我希望爸爸能带我去听TFBOYS的演唱会!”……这些心愿,在成人看来非常简单,但对抱有该心愿的学生来说无比珍贵,在他们心中自有价值。于是,“拍卖会”应运而生。每隔一周,班里就会举行一次拍卖会,拍卖的商品就是学生们的心愿。因为心愿不同,每名学生都有实现自己心愿的可能。同时,拍卖的价格不确定,也促使他们为实现自己的心愿而不断努力集赞。
“雏菊小币”让财富流通——教室里真实的理财体验
如果每次的消费都是集赞点数的兑换,就会给班主任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并且阻碍学生体验真实的消费过程。于是,“雏菊小币”诞生了。
学生的集赞通过一定的比例可以兑换“雏菊小币”。“雏菊小币”作为班级货币,担负着让交换得以产生的重要角色。有了“雏菊小币”,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实时消费。比如,忘记带橡皮了,可以马上到“小超市”购买;拍卖会上,可以根据自己手持货币的多少进行竞价。同时,这些消费需要促使学生合理使用自己的财富,开源节流。这就是真实的理财体验。
这样真实的体验让学生对金钱有了深刻的认识。例如,如何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如何合理地向父母提出物质需求,在这些方面都有了潜移默化的引导。至此,我们班形成了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每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内心需求,都可以通过努力达成自己的内心渴求。在这个集体里,每名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是慈爱的,同学是友善的,教室是安全的。
(作者单位:济南市纬二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