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博览 城市学前教育服务应多样化供给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遇冷,板子该打在谁身上?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一角 黑龙江遴选86名教授为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员 专家建议:孩子玩耍时间每天累计三小时 成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严禁以营利为目的 儿童近视康复治疗市场存乱象 日本中小学生的营养午餐这样吃

第6版:教育博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博览
06
【新闻分析】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遇冷,板子该打在谁身上?

□ 王钟的

中国教育在线近日发布《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尽管考研竞争日趋激烈,但非全日制专业却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

非全日制研究生,或者是俗称的在职研究生,曾经经历过一段美好时光。由于本科文凭的普及,不少社会人士有了继续深造的需求,在职研究生成为香饽饽,甚至可以说是一度泛滥。然而,随着社会对文凭的认识日趋理性,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被逐渐稀释。

也许有人会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顺利毕业以后,照样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培养目标,戴着一副“有色眼镜”看他们,未免是一种“歧视”。其实不然,用人市场的选择,更多的是出于对人才实际能力的考量。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遇冷,从根本上而言,还是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存在明显的问题。

尽管国家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但在各大高校的实际操作中,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确实存在两种模式,更很少出现两类学生上同一堂课、考同一套试题的情况。

上课很“水”,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因为在职学生平时不离开工作岗位,学校往往在周末或者假期集中授课。某些课程只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上完,有的甚至突击上完课就考试。哪怕整体课时不少,这种速成式的教育与全日制研究生按部就班地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课程修读相比,效果显然存在天壤之别。此外,在科研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等方面,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如今,通过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推行“严进”的招生录取政策,无疑是对过去低门槛入读在职研究生的纠偏。但是,要让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真正获得社会公信力,不仅需要“严进”,更需要“严出”,尤其是在教学考核上采取一致标准。

在实际操作层面,除上课时间外,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不应该过于“灵活”。比如,在考试中应当和全日制研究生考一样的试题,采取一致的评分标准;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进入实验室科研的机会,并明确纳入培养计划;在论文答辩方面,也必须遵循同样的评价尺度。与之相对应的是,可以允许非全日制研究生延长学习期限,什么时候合格,什么时候毕业。在奖学金评定等方面,也要把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公平竞争的体系。

非全日制研究生具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接受严格学术训练以后,能够更好地把学校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在实践中改进工作方法。从国际经验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势必能够激发科研活力,为创新事业培养与输出更多优质人才。

(摘自2019年1月4日《科技日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