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职业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构建 高职招生政策尚需进一步细化 争当青年先锋,共建生态赭山 让职业院校办学对接区域发展 宋久远:用热血点燃另一个生命的希望

第4版:职业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职业教育
04
【职 教 论 坛】

让职业院校办学对接区域发展

□ 王道坤

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提出,要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这令职教人非常振奋。国家实施高职“双高计划”的指向十分明确,尤其是“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这一关键目标,引导性非常强。服务区域支柱产业发展,是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功能定位,也是职业院校顺应时代潮流,大幅提升教学质量、办学实力和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

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职业院校的根本职责是培养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加上原本立足于区域经济大环境中,因此,明确办学宗旨,改革办学模式,培养适应本地经济结构和产业特点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程、全面、优质服务,是职业教育担负的历史使命。职业院校如果脱离了区域经济的坚实土地,办学没有针对性和预见性,不能融入区域经济环境,无法助推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就没有生命力可言。

高职院校要借助实施“双高计划”的契机,在突出研究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同时,注重探索产业发展规律,重视研究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互动发展的关系,认真分析区域产业背景、行业格局和企业需求,尤其是要摸清区域支柱产业结构特点,洞悉区域支柱产业发展趋势,在做好人才需求预测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和设置相关专业,与区域支柱产业深度融合,重点打造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培养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形成区域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高职院校要以高水平专业建设带动学校整体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区域经济纵深发展作出贡献。

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要求,政府部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由注重“办”职业教育向“管理与服务”过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而按照实施“双高计划”的要求,除了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财政支持,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将以共建、共培等方式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从中不难看出,今后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将逐渐向有实力、有能力、有意愿、有担当的大企业转移。

高职院校与企业特别是支柱产业相关企业密切沟通协作,是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要抓住推进“双高计划”的大好机遇,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与地方支柱产业相关企业紧密合作,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中,施行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度,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要逐步形成完善的新型教学体系,努力建设突出地域特色、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专业群,融入区域经济,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真正达到“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的目标。高职院校应担负起“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的使命,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关注和支持职业教育,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

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快速发展,既需要高等技术人才支撑,也需要中初级技术人才支持。这种支撑和支持,需要依赖布局结构合理、资源配置优化、服务功能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学校是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生源基地,高职院校是中职学校专业提升的高端接口,只要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之间能顺利衔接贯通,建设新型职业教育体系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支柱产业活力旺盛,影响巨大,辐射带动作用强劲,是区域经济的顶梁柱和风向标。高职院校借势与区域支柱产业深度融合,不但能让区域经济如虎添翼,加快培育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地方特色经济,而且能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拓展中职学校专业发展空间,增强中职学生就业优势,带动相关专业规范生长、持续发展,吸引更多学子扎根本土、服务地方经济,引领中职学校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职学校的快速成长,能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充足、更优质的生源,给高职院校增加更多联系区域优势产业的触角,为高职院校成为高水平学校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提供更加强劲的力量。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