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过去,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缺乏学生思维活动空间等问题。这显然违背了新课程标准提倡的理念、精神。由于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
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想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教师必须首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情感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不训斥、不惩罚,而是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他们。例如:在教学中,我将自己列为学习者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我用“你真行”“你很好”等话语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而是耐心地指导、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耐心和诚心。这样做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任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以最佳的心态面对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例如,我在教学生朗读课文《可爱的草塘》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
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名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并且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例如,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我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等,并在小组内讨论、动作表演。这节课,学生始终在我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人人都有参与重点训练项目的机会。这样,课堂教学自然“活”了起来。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氛围,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就会自然而然出现。
(作者单位:滕州市龙阳镇刁沙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