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校长视线 杨颖:与师生家长一起成长 有反对意见不完全是坏事 谁来给校长“松绑”

第5版:校长视线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校长视线
05
【新 视角】

谁来给校长“松绑”

□ 曲阜市教体局 朱年强

不知从何时起,中小学校长成了教育界的“大忙人”。他们忙于阅读各级各部门的文件,一年阅读几百份;忙于接电话,每年接到的电话、短信、微信多达几千个。这些文件、电话、微信、短信都是有事要落实的。比如,创建活动、达标验收、示范校、文明校、基地校等,有扛不完的牌子、评不完的奖项。这边刚发文,那边就要验收,连课题研究也成了立等可取的“快餐”。还忙于其他事务。学校的人财物、党政工团少、工农商学兵、吃喝拉撒睡、生老病死伤,都要校长“一支笔”签字,校长室成了迎来送往的“会客厅”、发布命令的“司令部”、文件票据的“签发处”。同时,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新举措。如,加强校园安全,校长要值班巡查校园,督促家长上网学习安全知识,并将家长的完成情况登记造册;加强食品安全,校长每周至少要在食堂里就餐几次;加强招生管理,入学通知书要校长亲自签发;规范教辅材料征订,校长要亲自审核、签字。还有众多专题教育活动,以及学生放学后的去处、校车安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都需要校长关注。学校成了“小社会”“小政府”“无限责任公司”,本该政府做的事,学校都做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开始通过微信安排部署,通过手机App上传下达。有的校长一部手机安装了十几个App,如安全教育平台、党建平台、学籍管理平台、教师专业研修平台等,每个平台每天都要上传图片和表格。一节课不看手机,手机上就有十几条短信息或微信通知,以致校长成了“低头族”“微信奴”。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学校工作千头万绪,都需要校长去安排;校长有时分身乏术,出力不讨好,两头受气。家长、领导对学校不满意,把气撒在校长身上;师生对学校不满意,把气撒在校长身上,以致校长成为“出气筒”。教师请假、无人上课,校长要顶上;无论上级检查哪项工作,校长都要熟悉,以致校长成为八面玲珑的“多面手”、无事不晓的“百事通”。协调资金、人事等事务,处理学校与驻地政府的关系,校长都要出面,以致校长成为“外交家”。面对如此繁多的事务,校长如何能安心办学?

究其原因,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作祟。安排工作的形式变了,但形式主义的本质没有变;以现代化办公的名义搞形式主义,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的变种,是穿了马甲的形式主义。教育行政部门以“网来网去”“键对键”代替“面对面”,以工作群的多少衡量工作量的大小,以虚拟空间的签到点卯评判工作的成效,以致“无纸化”办公变异为“五指化”办公;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担当意识、大局意识,没有经过基层实践的锻炼,不了解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仅唯命是从,缺乏对具体问题分析、归类和整合的能力,对非学校、非教育类的工作没有拒绝的勇气和底气。校长对上级教育部门安排的工作过于盲从,觉得“官大一级压死人”,碍于情面,只好“照单全收”,对非学校工作不敢拒绝。

2013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指出,“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和管理职责的专业人员”。可是,专业人员干了非专业的工作,“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无关无效的“非教育家治校”行为消耗掉了校长大量的精力。校长成了“标准件”和“复印机”,成为没有生命活力和成长空间的“岗位”。办学的不是“教育家”,而是“官员”,教育的固有功能被削弱或取代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明确了校长的专业发展方向,体现了倡导教育家办学的导向。对学校出现的种种乱象,教育行政部门要以《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为指导,从学校管理、校长治校的专业角度予以规范,从政策层面正本清源,给校长“松绑”,为学校减负,让校长成为“纯粹的校长”,为校长治校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给校长“松绑”。厘清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职责,责权分明,明确定位,实现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由管理教育向治理教育转变。要运用法规、规划、政策等手段,做好宏观调控、教育管理、督导检查、服务保障等职责范围内的事,把该管的管好,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干预;改革校长评价机制,实行“管办评”分离,保障校长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校长自主办学,激发活力,办出特色。校长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创新管理举措,优化管理机制,依法办学,对干扰学校的各种行为敢于说“不”;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变过程管理为结果管理,将过程管理权还给学校,由校长自主管理。实行“校长职级制”,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淡化校长的行政职能,明晰校长的专业定位,明确目标和方向,让校长静下心来办学,潜下心来治校,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让更多校长向着“教育家”办学的目标努力。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