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组合拳”,推动区域书法教育均衡发展
书法艺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与艺术瑰宝,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和精神载体,对传承文化、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修养,具有重要作用。潍坊市坊子区教体局立足实际,建队伍、强师资、进校园、办书展,运用“组合拳”,使书法教育成为学校的常态教学,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享受到优质、专业的书法教育。
打破学科界限,组建书法人才专业智库
坊子区教体局从规划的设计与制度的建立着手,制定下发了《书香校园建设工程方案》和《“一三N一”中小学创新人才贯通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确立了“项目引领——试点先行——资源共享——学区贯通”的书法教育培养思路。全区各小学依托所属学区的初中学校,确定书法教育项目,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促进书法教学的提升。
坊子区教体局创新书法团队组建模式,突破惯性思维,通过发散思维打破教师任教学科的界限,组建了“坊子区书法专业人才智库”,引导全区不同学段、不同年龄的书法人才加入。同时,充分考虑梯队培养与建设,组成老中青相匹配、毛笔及硬笔相结合的优秀书法教师团队,通过骨干人才的聚合集中发力,有效地引领教师掌握科学书写的范式及流程,带动全区中小学书法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加强培训研学,
提升书法教师专业素养
坊子区教体局注重书法教师的培训与研学,在实际操作中提升骨干团队成员的综合素养。加强集体研讨,确保活动科学高效。发挥团队里每位教师的特长,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分成毛笔及硬笔两个指导小组,形成结合学生学段学情、研究授课形式内容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策略。同时,邀请书法专家进校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提高教师的书法教学水平。举办书法专题研学活动,参观国家、省、市各级书法展览,书法团队成员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深入校园送课,
师生共享书法专业教学
立足区域实际,坊子区教体局按照 “三四四五”的思路,整合全区书法骨干团队资源,让成员的个人力量变为智库的集体力量,让书法专业资源打破校际界限,“活起来、动起来”。书法团队骨干成员以“名师书法讲堂”“流动书法苑”等为载体,丰富书法教育在校园的落地形式,让专业的书法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使更多师生受益。
“三四四五”思路针对三个团队:一是中小学在校生;二是学校的书法团队教师;三是学校优秀学生书写团队或书法社团。设计四个环节:一是上硬笔书法示范讲解课,现场指导学校相应年级的学生和学校书法团队教师的硬笔书写;二是组织师生参观书法作品展;三是现场指导学校书法社团学生和学校书法团队教师的毛笔书写;四是与学校和书法团队教师进行交流研讨。落实四个到位:调动师生感官,确保教学能够“看到、听到、练到、写到”,学到真功夫。开展五个流程:形成“学生自写——展览互评——发现问题——教师讲解——改进提升”的基本教学流程,具体分为“写、教、练、展、讲”五部分。
针对书法教育,坊子区教体局把每年9~10月份定为“中小学书法活动月”,举办书法展,一方面为全区师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另一方面从中发现更多优秀人才。书法教育贯通项目的探究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整个校园墨香飘逸。
通过区域推进书法教育,首先,“坊子区书法专业人才智库”吸纳了一大批优秀的书法教师团队成员。他们日常在各个学区、学校,发挥推动本学区及学校书法教育的作用。其次,全区形成了良好的书法教学氛围,各学区、学校及教师提高对书法教学的认识,将书法教学放在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地位,形成了学书法、研书法的良好风气。第三,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书法教学模式,提高了全区书法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了学校的书写水平,越来越多的学校将书法教学作为学校“一校一品”来做,区域书法教育均衡发展难的问题找到了有效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