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30年坚守讲台育桃李 反思,数学教学的好习惯 赞赏,让每一朵花悄然绽放 我用真心换“柔情” 从“应该”走向“这样做” 杜绝“满堂灌” 激活“兴趣点”

第5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5
【教学反思】

从“应该”走向“这样做”

□ 陈善永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总是习惯于教导学生应该怎样做,反复强调各种要求。例如,写字时要坐端正,写的字要正确、美观;初读课文时要边读书边动笔,点、画、批、注;朗读课文时要读出相应的语气和语调,读出情,读出形,读出神;习作时要认真审题,选择典型事例。其实,这些要求原本没有错,问题是教师反复讲了很多遍,但是效果甚微。这是典型的“应该”。

同时,往往还存在另一种方式——“这样做”。“这样做”是一种示范、点拨、引领,也是一种身教。示范是当学生写不好字、读不好书时,或进行充分活动之后,想“更上一层楼”时需要的点拨与告知,是“心有灵犀”之后急需的“一点通”。“应该”是一种要求、限制,而“这样做”是一种引领。现代课堂真正需要的是,教师在遇到上述现象时能恰到好处地“这样做”,而不是“应该”做什么。

一些教师已经把一种无效的教育行为自动化、习惯化。教师要求的次数越多,学生越不当回事。有时,学生还会出现逆反心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说明他已经思考或正在思考,教师就不能以“你想好了再说”来回应他。支支吾吾,恰恰说明学生想说、想表达,说明他是认真、负责的,但他遇到了困难。当学生读得通顺时,我们不能以没有感情的要求去批评他。长此以往,这些所谓的“应该”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丧失自信心。

“应该”还扼杀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应该”行为打击了展示的学生,还让其他学生感到课堂是不安全的,教师是不值得信任的。这样导致的后果是,降低了其他学生展示自我的主动性。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引领学生,杜绝所谓的“应该”行为呢?

首先,当面对那些无效的“应该”时,教师要实事求是地梳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比如:“我有哪些行为、策略、训话是没有用的?”“虽然明知没有用,但我仍然按照惯性思维在做着。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要不断追问自己,促使自己去思考、改正。

其次,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阅读和学习后,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有准确的认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有深入的了解,要精准把握学科的性质、目标,要充分掌握学科的内容特点和学科素养生长规律。这样,教师的引领就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从眼花缭乱的现象中明辨症状,诊断病因,开出良方。

再次,要掌握引领的时机。教师要求学生写好字,当学生写不好时,怎么办?教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有理有据,当学生做不到时,怎么办?面对一个问题,学生众说纷纭时,怎么办?当学生面对文本,读了,悟了,但说不出所以然来,又囿于感知层面而无法理性表达,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教师的点拨、引领、示范。如果教师的引领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就会让学生心里一动、眼前一亮,受到启发,得到提升。

最后,教师要掌握引领的方式,做到引而不牵、扶放有度,而不能越俎代庖。要为学生指明方向,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克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作者单位: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中心小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