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百所中小学启动人工智能教育课程
本报讯(记者 孙军)“我们班刘彦凯同学需要做一个电子相册,但是老师的电脑上有很多张同学们的照片,一张张找太麻烦。有没有什么方法能从几百张照片中迅速找到刘彦凯的那张呢?”日前,在青岛市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教师郭春蕾为学生上了一节人工智能展示课。在她的引导下,学生学习了利用人脸聚类方法对数码照片进行智能分类的知识,解决了 “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人”的问题。据了解,该校在四年级14个班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惠及587名小学生。开学至今,每班平均开课8节次,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自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青岛市在100所中小学至少2万名学生中,启动实施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实施学校数量与学生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青岛市教育局副巡视员姜林说:“全市这100所学校按照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这个课程是逻辑推进的过程,小学是打基础,教给学生一种思维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知道人工智能是怎么应用的,主要是素养的培养;初中是另一个层次,学生知道了原理,更多的是如何操作,怎样实现自己的想法;高中学生则可以实现自己的一些创新想法,同时,高中学校也可以为大学培养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
据悉,去年12月,省教育厅与商汤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定青岛市作为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城市先行先试。今年3月,青岛市教育局与商汤科技签署《合作备忘录》,确定商汤科技在全球布局的第一所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正式落户青岛市崂山区。目前,青岛市依托商汤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率先完成了全市300名人工智能教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市域一级培训教师的数量和规模在全国领先。另外,青岛已接待和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200余名,初步确立了该市作为全国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培训中心的地位。
与此同时,青岛市教育局先后与科大讯飞、华为、越疆等高新技术企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人工智能课程开设,全面赋能教育教学,推进教育变革和创新,科学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生态,开启了青岛市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新纪元。目前,青岛市正在推进“1+4+100”行动方案,即在全市普及的基础上,确定崂山区、城阳区、西海岸新区、胶州市等4个区市作为实验区重点推进,重点打造100所实验校向纵深发展。在硬件方面,该市投资5000余万元为全市师生构建人工智能学习超算中心、软件平台以及体验设备,并投入使用,采购资金与项目规模在全国领先。
青岛市教育局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刘秀元表示,下一步,青岛将继续与商汤科技密切合作,积极落实《青岛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为目标,结合青岛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在优质资源精准推送、视频监控系统智能人脸识别及应用分析、智慧课堂系统优化升级等方面进行智能化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青岛教育e平台和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继续推进人工智能课程,组织人工智能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择机举办全国人工智能竞赛,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基础理论创新、解决方案研发、标准规范建立等工作,争取成为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教育竞赛基地,打造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