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区式”英语教研为教师成长赋能
——淄博市张店区教研室构建“全区联动、各片开花”教研新生态
为解决区域内学校分散、教研力量薄弱、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少等问题,淄博市张店区教研室小学部近年来探索了“片区式教研”,目的是创新全区联动式的教研方式方法,拓宽教研渠道,优化教研资源,加强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相互开放、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教研环境,构建“全区联动、各片开花”的教研新生态。
整体设计 分片组织
如何分片更科学?张店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部根据区位、人员、学校实力等因素,本着“就近结合、城乡结合、强弱结合”的原则,将47所学校分为7个片区。在此基础上,根据近150名小学英语教师的实际情况,通过自主申报、学术委员推荐,产生了7个片区、14位片区组长和副组长,并在寒假前组织组长们对新学期的片区研修进行了探讨。
这样一来,在研修意识上,提前让全区小学英语教师有了前置认识与默化,缩短了前期接受时间;在人员安排上,组长、副组长更能发挥组织、协调、引领作用;在研修方式上,研修过程是每位教师观、说、议的过程,从而达到“人人有事做”的目的。
比如,针对寒假备课会,他们通过分组合作、课例研讨,让教师熟悉“自主备课——抽签上课——合作研讨——再次上课——达成共识”的研修流程。一是在课例研讨环节突出“众说众议”。片区组长组织教师运用合作学习中的“叽叽喳喳法”和“采访法”,激发、寻找每位教师在课例研究过程中的闪光点。二是进行课例剖析。从目标制定、活动设计到文本再构,围绕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科素养进行组内交流,从而实现了策略方法在思维碰撞中的构建。三是通过抽签的形式确定各组的发言人。这样,“同备课、抽签上,共合作、研磨课”的形式在教师心目中逐渐变得清晰了。
同课异构 优势互补
在具体操作中,英语片区式教研主要以“同课异构”为主线,完善互动教研内容,创设更多的教研平台,通过“人人参与、同组交流、异组补充、体验互动”的方式,让教师参与教研,扩大教师的学习、合作、交流空间,增进学科教师间的协作与交流,促进城乡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同主题,明确研修主线。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同课重构”这一研修主题,实施师生共进策略。在“教师核心素养”方面,旨在帮助教师在研修中解决“如何依据单元话题设计课堂活动”“如何进行自然拼读的渗透”“如何依据课堂标准设计一节好的阅读课”等问题,提升教师分析文本、寻找策略、课堂实践的能力。“学生核心素养”方面,逐步实现“从借助自然拼读达到词汇积累”“创设情境,进行口语表达”“通过文本阅读提高人文素养”的目标。
异课题,达成研修目标。小学英语各年级的学科主题各有侧重。其中,三年级刚开设英语课,重点是学生对英文字母和英语发音的连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发音技巧。因此,进行自然拼读片段教学研究很有必要。四、五年级以课本每单元后面的较长语篇为重点,让教师利用阅读策略进行阅读教学的研究。对以上各年级的侧重点,通过各片区自主认领,确定了一、二片区负责三年级的对话课,三、四片区负责四年级的阅读教学,五、六、七片区负责五年级的阅读教学。所有课题都由各组自主确定。
凝练提升 成果共享
重自主是英语片区式教研活动的一大特征。从课题选择、出课人、研修地点、研修主持全部放手,让片区的教师去做。他们组建片区QQ群、发出邀请函,为研修做足了功课,体现了教研贴近教师、凝练提升的目的。
重合作是培育英语片区式教研文化的方略之一。比如,在评课议课环节,首先根据观课量表中的观课点,把教师分为4个小组。小组内先通过“围圈说”“叽叽喳喳法”等对自己观察的点达成共识,形成一个观点。其次,参与全员议课,由各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代表进行补充、质疑,主持人进行协调,直至达成共识。再次,由核心教研团队成员及第二位出课教师共同修改课件,准备第二节课。最后,实现成果共享。
“一日研修、课堂重构”是将“全员研修”向“小片区、小集体研修”转变的方式。在主题不变、团体协作、分合统一的过程中,这种方式实现了“研修有实质、活动见高效、人人有成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