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10月31日,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当前,家庭教育是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领域,人们日常交流的话题大多离不开家庭教育。纵观中国的教育发展进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目前家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中。无论父母事业上取得多么大的成就,都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当前,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但缺乏家庭教育的能力,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既不主动学习现代教育知识,对孩子也没有教育耐心。在日趋强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很多家长信奉的箴言。他们采取的仍然是从不改变的最原始、最简单的教育方法。有的家长甚至把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推给学校。这样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现代家庭的基本要求相去甚远,使得本来通过家庭教育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不得不依靠学校、依靠教师,造成学校教育负担过重,教师每天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很辛苦。
其实,在家庭教育中唱“主角”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家庭教育日益受到家长的重视,但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高投入与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与技能匮乏形成冲突。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满足教育迅猛发展的需求,必须筑牢家庭教育阵地,补齐家庭教育短板。如今,教育所处的环境、所面对的受众、所承担的责任,与以往截然不同,很多教育问题仅仅依靠学校、教师无法解决,“关起门来办教育”已经行不通,时代呼唤“开门办教育”,时代更需要开放的教育、包容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子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也是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建设现代大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对策
首先,政府要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多个部门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政府层面,设置专项资金,制定工作方案和多部门家校共育联席会议制度,对区域家庭教育工作进行整体指导。教育局层面,制订行动计划,组织全区性培训、研讨、交流,并定期对家庭教育工作进行检查,把检查结果纳入学校年度综合考核。学校层面,成立由校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组成的家庭教育研究团队,就家庭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交流。
其次,要开展系统性的家长、教师培训活动。开展家长教育、教师培训、学生成长、公民教育“四大工程”,举办公益培训,发放调查问卷,征集意见,梳理、解答各类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打通家长培训服务“最后一公里”。精心设计培训课程,培训内容要涉及多方面内容,零距离培训、无缝隙沟通,使广大家长发现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方法的重要性。成立家长读书会,在家长中掀起学习热潮,带动所有家庭形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尚。重视种子教师的力量。从全体教师、家长中选拔责任心强、研究水平高的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种子教师团队,引领教师、家长层面的学习和交流活动。
第三,利用新媒介广泛传播家校共育理念,掀起家长学习的热潮。创建家庭教育微信群,创新教育载体,让随身携带的手机成为家庭教育的媒介,为家长提供简单、实用、高效的学习空间。建立信息员制度,每天由专人在微信群里负责发送家庭教育知识,供家长学习。将教师、家长写的优秀文章,学校动态,家校共育方面的经验编辑成册,让简报、书籍成为教师家长交流心得体会、展示学习成果的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