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齐鲁课改之“桃花源记”
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不知是否存在,我的“桃花源记”却是课改一路走来的真实体悟与写照。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无论多么成功的改革,起初都是先明确方向,即“缘溪行”,从形式上进行转变,再“由量变引起质变”。
小组合作机制以及质疑式教学都是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先进教学模式,但我当时仅可望而不可即,想学习却不知从哪儿下手,所以在课堂上只是生搬硬套,模仿形式,毫无抓手……
后来,我校校长辛吉荣在第一次课改动员大会上提出了“六步教学法”的课改思路,两大基本原则是基于学生问题的教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听完后,我的感受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我认为,成功的教育最终都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主体,而课改让我看到了“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于是,我“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课改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还记得那个忙碌的假期,在崔主任的带领下,数学组的教师在线上不断进行教研探讨,一遍遍修改、完善导学案,终于定稿。还记得当时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每天在一种恶性循环中度过——集体备课、批改作业、推翻一备、仓促二备、上课没达成计划进度……随后,在摸索前进中又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先批改后上课,时间不够;学完基础知识仍需拿出大量时间纠错;题目有难度,探究时间不充裕;优秀生能讲题,后进生跟不上;由教师的“灌输式”转变为优生的“灌输式”,课上落实没时间……总之,我感觉“六步教学法”节奏太慢,推行不动,课改步履维艰。
“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我们抓住课改的本质,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学生的学情,设计落实好“六步教学法”中的每个环节,很快便由“初极狭”过渡到“豁然开朗”。
面对困境,我曾不止一次问自己:我们的学情是不是真的不适合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在一次次的尝试与探索、一次次的失败与改进中,我逐渐看到了学生的转变,也感受到了自己在课改中的成长。
实践过程中,我对“六步教学法”有了深层次的理解:课改试行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是简单的形式。尤其对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是后期形成的良好习惯和结果。而这个结果的实现需要教师用专业知识去引导学生不断练习、纠正、深化和完善。
随着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得到保障,之后出现的一连串结果都是令人欣慰的:基于学生的问题,我们可以更精准地把握学情,合理分配每个知识模块与环节需要的时间,提升课堂效率;在合作与探究环节,可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实现组内或组间深度合作,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维碰撞;在“解决问题的成果展示”中,让每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尤其对常规课堂中常被忽略的后进生,可以让他们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荣誉感,逐渐将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形成求学的长久动力。
“并怡然自乐”
仔细回味,课改带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是学生显性量化方面的提升,还伴随着一系列隐性的转变,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及对自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
令人振奋的是:课前,大部分学生有了良好的自学习惯,部分学生能够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明确薄弱点;后进生利用微课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课堂上,生生捆绑前进,小组成员各司其职,互问互讲,互帮互促,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有效模式;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模式的强化下,学生的组织能力、质疑能力、思维灵活性、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都有了大幅度提升;还有生生关系的改善以及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这些令身为教师的我们倍感幸福。
但反观自我,能力和专业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新课改较为成形的教学模式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细致思考,需要学校去引领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