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读”切忌作秀
几年前,我在培训班上听了一场题为“初中语文,今天怎样教”的报告。作报告的女教师在讲到诗歌教学时,倡导用“演读法”调动起学生朗读诗歌的积极性。
这位女教师以余光中的《乡愁》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进行示范。读《乡愁》时,她说:“本诗写了人生四个不同时间段不同的乡愁,分别是小时候的母子别、长大后的夫妻别、后来时的生死别、现在的大陆别。”接着,她进行了示范,并带领现场100名语文教师一起诵读。当教师读第一诗节时,她的头部像小孩子一般天真地摇动,眼睛也像在寻找什么。可是,这种“演读”却让人感到别扭。读到诗歌的第四节时,她提高了音量,听报告的教师们也模仿她,以高亢的声音结束了朗读。
表面看起来,这样的朗读声音洪亮,充满激情,但这次“演读”却让我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演读法”是指读者在朗读(朗诵)作品时依据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变化并借助态势(体态)语言进行有感情的表演性朗读活动。而以人的表情、目光、姿态和动作等来表示一定语意、进行信息传递,可以更好地表现文章之意。
女教师演读的这两首诗都带着些许哀怨,若用高亢的声音来读,可能略有不妥,会让人觉得有作秀之嫌。余光中先生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时,已经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诗人思乡情切,写作本诗时百感交集。因此,笼罩全诗的是一种带着哀伤、怅惘的思乡情。在朗读这首诗时,我们应表现出这种忧伤的情绪,又怎能表现出孩童的天真呢?结尾也不应用“风在吼、马在叫”那样高亢的语调,应该用绵长悠远的语调,表达出游子对大陆的思念之情。
接着,女教师又用“演读法”朗读了诗歌《再别康桥》。她将100位教师分成男、女两组,基本上是男教师齐读一句,女教师齐读一句。这样的“演读”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引发了我的深思。
在我看来,好的“演读”能够调动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愿意读课文的欲望,并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这是最好的教育教学手段。诗歌的朗读关键在一个“情”字,可女教师这样的处理哪里还有感情可言呢?我们都成了被她安排好的训练工具。
著名特级教师韩军执教的经典课例《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演读”诗歌的例子。当时,韩军已经完全化身为艾青,将大堰河当作自己的母亲。韩军在讲台上声泪俱下地读着,台下听课的千余名教师也被感动得啜泣起来。这才是教师“演读”课文的力量,才是对学生最好的鼓舞与唤醒。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所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只有在正确理解诗歌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恰当态势语言的“演读”,才能真正拨动学生的心弦,产生无穷的魅力。运用“演读法”要眼前有景物,心中有情感;教师是“导演”,是“教练”,也是“示范员”。
(作者单位:宁阳县堽城镇西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