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学校优质快速发展的生长点
2016年7月,我来到一所处于城乡接合部的初中学校——北京市密云区第七中学。这所学校是2009年建成的,起初是一所高中学校的初中部,两年后独立办学。我接任校长后,该校改为北京市育英学校的一所分校。如何让这所薄弱学校实现优质快速发展,获取集团化办学的最佳效益,成为我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寻找价值引领的力量
由于学校名称数次变更等原因,学校办学宗旨不够清晰,核心理念不明确,共同行动价值取向以及文化理念等不系统。面对学校现状,我开始寻找能够凝聚教师和学生精神的理念。半年后,我提出了“成就每一个人”的理念,并努力使学校里的所有文化环境元素、人与物都渗透和展现这一理念,达到重建学校文化生态、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目的。
我们学校的校训沿用了总校的校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它是1952年六一儿童节时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的词。这是学校文化的传统源泉。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是人的现代化,实现现代化自然离不开人的学习。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社会,人人要学习、时时要学习、处处要学习。其终极目的是关注每个人,成就每个人,让每个人的生命都出彩,让每个人都具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在全面理解学校传统文化、新时代背景、课程改革新理念与未来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学校开始落实“成就每一个人”办学宗旨的课程改革,即“‘全学习’课程改革与育人模式创新”。“全学习”包括:国家课程的学科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课程”的学习;在创造中学习,开发学生的潜能,丰富学生的实践经历;在服务中学习,鼓励学生积极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
从微观领域寻找突破点
学校文化价值理念确立后,有多种途径可以促使这种价值理念落地。但我认为,学校是一个具有内在运行规律的生态系统,不同起点与环境下学校的治理逻辑也应该是不一样的。作为一所普通薄弱学校,我们需要潜下心来,着眼未来,从小处着手,运用“微改革”的力量打破学校管理的坚冰,一步步建设学校教育新生态。
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唱国歌、校歌是常规活动。音乐教师王老师总是在主席台上饱含深情地打着优美的节拍,指挥学生放声歌唱。在肯定王老师认真负责的同时,我也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王老师以“能做事”作为自己人生的乐趣,在台上指挥学生合唱是他最喜欢的事情,他享受这种乐趣。但是,作为教育者,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还要思考怎样最大限度地给每名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平台。于是,周一升旗仪式结束后,我建议王老师不妨退居幕后,让学生指挥合唱。可以每班选一名学生学习指挥,组建指挥社团。于是,第二天,一张社团招募指挥的海报就张贴出来了。在后来的几天里,王老师牺牲中午休息时间训练队员。此后,每周一都由一名信心满满的小指挥带领同学们放声歌唱。
从此以后,学校开展各项活动时,教师们都注意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例如,学校成立学代会,征集学生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自己制定《学生惩戒条例》,实行自我管理;每年的学代会上,首先由学生作报告。学生在一个个舞台上挥洒智慧、锻炼能力,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打造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
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薄弱学校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做的“功课”。学校积极打造教师专业成长的4个“生长点”,促使教师快速成长。一是同伴互助。“独行快,众行远。”教师发展需要一个思想不同、目标一致、去中心化的成长“自组织”。对学校而言,从自上而下的线性教育结构到自下而上的教育“自组织”的涌现,标志着网状结构教育新生态的形成。二是突破高原。上海特级教师李海林认为,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至少需要经历两个过程。从新手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的过程中有一个高原期,许多教师的职业生命停留在这个疲惫的、没有幸福感的高原状态。从骨干教师到卓越教师的成长更重要,关键点则是读书、教学反思、课例研习、参加学术研讨会、撰写论著。三是把握契机,找准“关键”。其一是关键人物。教师的快速成长需要遇见 “重要他人”,即“贵人”。这个关键人物在教师的生命成长、情感培育、思想形成、专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二是关键事件。学校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把握关键事件。其三是关键书籍或读物。读书在教师专业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学校需要做的是如何指导教师选择对个人专业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的书籍。四是知行合一。“5+2”模式一直是我校推广的一种教师成长模式,即“读书、写作、课例、课题、课程,游学和分享”,就是引导教师从单一的“就教研谈教研”中跳出来,走向自由研究,练就读写、研究、实践、分享等方面的能力。
对一所城乡接合部薄弱学校来说,实现优质办学与快速发展是重要的任务与使命。寻找价值引领的力量,从微观领域寻找突破点,打造教师快速成长平台,这3个途径为薄弱学校优质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虽然我们尚未达到理想境界,但是一场静悄悄的蝶变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