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自主学习遇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问题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度把握不好
受以前高考的影响,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度把握不好。
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要明确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多以学生为中心,多关注学生,把一些问题适当抛给学生。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自主性。
问题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效果不好,造成两极分化
如何照顾薄弱生,使学生全员发展也是我们思考的问题。课堂教学有时模式化严重,有时又可操作性、可控制性差;一部分学生活动,另一部分学生成了听众、观众,积极性差。部分学生学得不好,教师把握不好“度”。
针对这个问题,我在一次名师培训中接触到了“真实学习”这个概念。那次培训的主题是“让真实学习发生,杜绝虚假学习”。为让每名学生在小组中都有安全感、存在感、参与感,我们可以让小组长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难度由易到难。这样就可以让组里的学生都参与其中,使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
问题三:如何处理鼓励赞赏与客观评价的关系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是民主平等的对话过程。教师适时地肯定、表扬学生,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对树立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可有时,鼓励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未能激发其上进心;有的学生虽被激起兴趣,但瞬间又消失了。
如何评价学生及小组的成就,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在一次培训中,我也接触到了一种评价理论——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这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主要对中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PISA测试主要包括3个方面: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包括学生在这3个领域内应该获得知识的内容和结构、需要操作的过程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环境。每个领域都制定出一个连续的量表,无论是个人还是某个总体都可以用这个量表的分数来表达其所达到的水平。评价结果没有及格和不及格的概念,其要体现的是在哪些方面做得怎么样。PISA测试是一种国际性的科学的评价方法,可强化对考生知识面、综合分析、创新素养方面的考查,以测试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社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试题着重于应用及情境化。受测学生必须灵活运用学科知识与认知技能,针对情境化的问题自行建构答案,因此能深入检视学生的基础素养。这种评价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问题四:学生的学习基础水平与引导自主学习目标实现的匹配
有的学生基础太差。教师精心设计的一堂课,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原因,效果非常不理想,严重影响教师改革的积极性。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其次,设置问题要重视基础,难度可以适当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