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青春心 语文心 春芳 教师书架 让心在温暖教育里安然绽放 以素养之光 树师者之尊 培养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

第7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7
【读书苑】

让心在温暖教育里安然绽放

□ 王迎军

作为一名乡村教育人,读方华老师的《做有温度的教育》,我感觉非常亲切。相似的教育环境,相近的教育问题,相同的教育愿景,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在书中,我触摸到了深蕴教育中的温度,那就是眼中有人,心中有人,育中有人。

一、教育的温度在于培养“人”而非“人才”

田间的香樟树自由摇曳,地头的杂草深深扎根于泥土中,深深浅浅的沟壑里满眼葱茏,不起眼的石头周围是一方小小生态……大概,这就是成长最自然的样子。从事教育越久越意识到,教育要成长人、成就人,绝不是望草成树、赶鸭上架,绝不是一模一样复制人。所以,不给学生局限性成功概念的教育是可爱的。在今年开始的这一场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国之重士挽救国家于危难,也看到千千万万普通医务工作者冲锋陷阵;我们看到了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拔地而起,也看到了加班赶制口罩的工人的奉献光芒;我们看到了政府的快速反应,也看到了普通人竭尽一己之力的良善。在这一场战“疫”里,每个人各负其责,不缺席,才构筑了阻断病毒侵袭的绿色长城。

“教育的价值是什么?不是培养人才,不是培养相同、相似的人才,而是让受教育者寻找和发现更好的‘我’,是为他们寻找和发现更好的‘我’提供帮助与平台。”这是方华老师对教育的思考。是的,国家急需像钟南山院士一样的国士,但教育也需要为这个社会培养脚踏实地、有滋有味平凡生活的你我。我们拒绝“18岁的教育”,拒绝功利性地去砍斫个性,制造生活工作的机器;我们要做“80岁的教育”,14亿人勤恳努力、幸福安然生活的梦想成真,不正是中国梦的实现吗?

二、教育的温度在于家校共情共力

方老师很风趣地将教育孩子的工作比作现代企业经营,将家长比作是企业的创始人、董事长、终身持股人,学校则是企业的CEO、职业经理人,二者是合伙人,是共赢共输的关系。我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暗暗佩服这样的智慧。无独有偶,令国人骄傲的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只持有公司 1.01% 的股权,而剩下的股权全部分给了员工。换言之,每名职工都是公司的股东和合伙人。因此,华为走向世界的脚步所向披靡。

共情共力的家校合作力,摒弃学校家长为学生管理相轻相厌的片面视角,摒弃教育中“主宰者”“独行侠”的角色,学校成为“召集人”和“主导者”。看问题的心态和视角变了,家校沟通的智慧也多了起来。方老师在文中提到的多样的家长会让人眼前一亮:学校不远千里,把家长会开到了家长打工聚集地浙江义乌和浦江,把孩子们在校学习、生活的情况与他们想和父母说的话拍成视频,放给远在外地的父母看;同时,把父母在外务工的环境与想和孩子们说的话拍下来,放给孩子们看。这样的家长会,让家长、孩子和教师站在同一情境中,让家校的心紧紧地拧成了一条绳,怎能不产生心与心交融的化学反应?

三、教育的温度在于看得见光照不到的地方

方老师在文章中谈到了一个新教师群体——留守教师,这是乡村教育中的心酸和无奈。留守教师不在少数,工作日尚好,但晚上和周末就是他们最难熬的时刻。学校有一位外地的女教师,通过招考进入本地学校,离家较远。父母经常过来看望她,但是学校也不能提供好的条件招待,于是狠狠心为孩子买了一所房子,只为能够在周末、假日有个“家”。还有一位教师,在婚姻大事上也屡屡受挫,原因竟然是小伙子们都很现实,考虑到以后带孩子、赡养老人等问题。关心留守教师,不仅仅是为他们改善食宿条件,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上关心他们,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更能够有个安定的家。

新课程改革走过20载,我们更加希望给学生们更好的教育氛围和教育感受,给教师一份安然教育的幸福,给千万个家庭心向未来的美好期待,这就是教育的温度。教育因有温度而温暖,因温暖才会向阳花开。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