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学科教研中心建设 助推全县教育内涵发展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
进入新时代,面对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夏津县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地区,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发展也不平衡。尤其是作为基础教育质量支撑的教研工作更是存在机构体系不完善、教研队伍不健全、教研方式不科学、条件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急需加以解决。夏津县教体局围绕提升教育内涵发展,紧紧抓住教育队伍中的“关键少数”,通过强化全县教研力量、建设名师队伍、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等措施,打造一支助推全县教育内涵发展的领军队伍,彻底改变教育质量相对落后的局面。按照整体工作思路,我县于2019年启动了学科教研中心建设工程。工程立足学校,扎根一线,建设了14个学科教研基地,组建了29个学科教研中心,汇集全县280多名“高精尖”教师,充分发挥了“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以强带弱,以点带面,构建了以县教研室为核心、以各学科教研中心为基地的“一心多元教研生态成长体系”,完善了县、乡、校教研组织,壮大了教研队伍。前移教研阵地,立足学校做研究,扎根课堂搞改革,教学研一体,知行思合一,基层学校校本研修水平逐步提高,教研水平逐步提高。
“名师空中课堂”缘何好评如潮
今年延期开学期间,我县组织的线上教学系列活动真正检验了学科教研中心在推进课堂改革、锻造教研队伍、引领课题研究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也充分展现了学科中心建设的丰硕成果。
正月初二,县教体局接到《德州市关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服务的通知》。正月初三上午,教体局党组随即召集教研室全体教研人员和部分骨干校长研讨线上教学工作规划。最终确定:组织骨干教师开设为期一个月的“名师空中课堂”。为确保实现教学目标,要求:课程开设要丰富,教学水平要一流,课堂效果要突出,学生发展要全面。各学科教研中心成员勇担大任。从确定直播方案到正式线上教学,仅仅10天的准备时间,但学科教研中心迅速组织起骨干教师队伍,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名师空中课堂”直播授课:224位执教教师,406节课,每日直播在线人数维持在6万多人,占全县所有中小学生总数的80%,加上观看录播视频的学生,总计达到了7.2万余人,几乎占了全县学生总数的98%。
直播课反响良好,得到了家长、教师、学生的普遍赞誉。线上教学展现了全县教师队伍的良好素质,树立了教育群体良好形象,融洽了家校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应该说,没有学科教研中心成员为主组建的这支高素质授课队伍,要在短时间内系统地做好这项工作,并取得如此成效,真的很难。
如此大规模的直播教学,对每一位学科教研中心成员来说,既是对专业水平的考验,又是一次对抗压能力的测试。平时上课,只是面对班中的学生,最多是学校的同行观课;现在,全县所有同级学生、同行教师、学生家长一齐观看。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谁不想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所以,每一场直播,各学科教研中心成员必须同舟共济、全力以赴。每一个专题的确定,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组织,每一个教学策略的选择,每一个学习任务的安排,都浸透着学科团队成员的共同心血。他们常常讨论教学设计直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直播结束后,好评如潮,许多教师都热泪盈眶。这泪水是激动,更是辛苦付出取得收获的欣慰。
示范引领是关键
多年来,夏津县委、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县教体局亦对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发展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但全县规模的线上教学对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技术基础薄弱、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县域教师队伍来说,仍是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能否满足线上教学的需要?信息技术学科中心的成员们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这一支由25名骨干成员组成的团队,不只是全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培训师,更是各学校、各学区直播课堂的“总设计师”。他们边执教、边示范、边培训,确保了学生直播课堂的有效观看,解除了我县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学校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力量薄弱的燃眉之急。一个月的“名师空中课堂”以技术为引领,两个多月的线上教学技术培训、跟踪指导,使全县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掌握了线上教学技术,其中包括许多临近退休的老教师。有一位老教师感慨道:“没想到,在这些年轻教师‘手把手’的辅导下,我硬是掌握了时髦的线上教学技术。这原来可是我不敢想、也不愿想的事情。这些年轻教师指导得细致、耐心,我们学起来也不是多难。我们老一辈由衷地感谢他们,佩服他们。”
“三课联动”是引擎
写好自己的教育叙事就是最好的教科研。学科教研中心建立之初,教体局就为学科教研中心的发展确立了课程改革、课堂创新、课题研究“三课联动”的发展策略。遵循这一发展路径,名师直播课堂从一开始就站在课程改革的高度,从课堂创新的角度,以课题研究的方式逐步深入、系统推进。
“名师直播课”初期,初中学段以专题复习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每个专题就是一项任务。一个专题的直播时间为90分钟,分3个课时完成。为此,教师们从知识体系、能力培养、素养提升3个维度进行学习目标确定、教学活动设计、学习任务单研制,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能力的提升和方法的掌握。经此一番学习,教师们认识到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及其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师们课后主动反思,与听课教师进行交流,并撰写感想。其反思角度广、程度深,实践与理论结合紧密,充满了浓浓的学术研究意味。教师们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都是一个课题研究的实验报告。学科教研中心及时跟进指导,搭建平台,组织教师们在线交流研讨,并将优秀案例编辑成电子书。两个月的线上教学,共评选出优秀教学案例300多篇,汇编成两集《筑梦》电子书,总计1500多页。教师们翻阅着自己的“著作”,成就感满满,自信心大增。
与此同时,学科教研中心积极带动教师们参与课题申报。在学科教研中心的引领带动下,全县教师进行“真科研”的热情大增。在省教育厅举办的线上教学项目化案例征集中,全县共有45篇上报。其中,学科教研中心的项目化课题案例为35篇。今年,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申报,教师积极性空前高涨,有100余项课题参与立项申报。申报书的填报质量、规范程度、选题水平都创了我县教科研历史之最。
学科教研中心成立不到一年,在推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取得显著成绩。2019年,在“山东省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我县一位教师代表德州市参加全省决赛并获一等奖。今年,在“山东省优秀乡村青年教师奖励培养计划”中,夏津县推出3人,全部被列入培养名单。这4名青年教师均是学科团队成员。所有这些成就都充分显示了学科教研中心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和提升教科研水平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随着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社会满意度逐步提升。我们相信,随着学科教研中心工作的逐步深入,辐射带动作用的逐步扩大,夏津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