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构建与教育现代治理相适应的督导体制机制 以改革之力推进教师之治 图片新闻 英语学科线上线下有效衔接探究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在“空中教学”中累并快乐着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区域经验】

以改革之力推进教师之治

——青岛市市南区出台《关于市南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

□ 郝广乐 刘瑜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日,青岛市市南区出台《关于市南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改革之力推进教师之治。市南区成为省内第一个出台区级层面落实国家、省、市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区市。《意见》让广大市南区教师读出了新意,感到了暖意,品到了严味。

因“变”——有光在闪动

新的定义,新的责任。“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20年从教礼”“荣休礼”,市南区教师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新含义,都是新开始。而最让教师们眼前一亮的是“国家公职人员”这6个字,《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落实公办中小学教师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地位”。这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示精神的有声落地,又让市南区教师明确了自身一个崭新的定义,随之带来的是对自己如何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在教师岗位上履职尽责的思考和行动。

新的举措,新的目标。《实施意见》提出,“将评审通过高级职称的教师、在同一学校工作满九年的新任教师纳入应当交流的范畴,鼓励教师积极支教、自愿交流,实施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推行学区共享教师机制,推动优秀校长、教师合理流动……”这些关于深化教师交流长效机制的举措,在充分体现了市南区特色的同时,又让处于不同站位的市南区教师明确了自己新的目标。

新的机制,新的动力。加大硕士研究生的引进力度,探索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引入博士研究生,深化“1+X”多元化教师招聘补充机制,盘活教师“入口”,注入市南区教育新活力;在中小学增设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开展“三定一聘”,将完成课时量作为申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和竞聘专业技术岗位的必要条件……让每位教师准确找到各自不同的生长点,由新的机制生发出新的动力,积极努力,主动进取。

因“立”——平凡在发光

保障根本,让教师在生活中散发幸福之光。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建立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区公务员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区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落实班主任津贴制度,根据现行财政经费拨付渠道,按照人均每月1000元标准予以保障。”字字句句,从教师们关心的切身利益出发,提升教师们的幸福感。自此,市南区将班主任津贴由每人每月800元提高到1000元。在《实施意见》出台后,区教育体育局又会同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关于完善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制度的通知》,市南区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将每人每月的1000元班主任津贴全部由区财政负担的区市。

促优解难,让教师在成长中散发自信之光。《实施意见》还明确了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做好评优树先工作,建立尊师惠师长效机制,支持鼓励行业企业在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时“教师优先”,积极创设“尊师惠师”项目及教师优待措施,设立尊师惠师基地、教师解忧中心……每一项举措都是对教师工作辛劳的认可,也是对教师无私付出的回馈,这让每位一线教师能够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获得感满满地深耕于市南区教育,带光而行。

潜心教书,静心育人,是教师们对教育教学工作生态的祈愿。《实施意见》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提出切实减少对中小学教师不必要的干扰,原则上不得安排教师做其他与教师职责无关的工作,制定《市南区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等减负实招明确而具体。同时,《实施意见》还指出,鼓励社会团体、企业、民间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或通过依法成立基金、设立项目等方式,支持教师提升能力素质、进行疗养或予以奖励激励。

因“强”——追光在路上

“业”必精益求精。新时代需要高水平教育,呼唤能够追随发展之光的教师。市南区推进“四有好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工程,深化“互联网+教师发展”工程,积极选树各级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市南区本土教育实践家,深度打造校长学院,提升中层及以上干部办学治校能力,并明确经费保障。这对不同站位的教育者是促动、是锻造,也是更高更精的专业要求。

“德”须为范为先。强师德,是市南区教师队伍建设始终严抓严管的体现。《实施意见》再次明确提出:“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和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每年的3月、9月定为师德教育月,每年开展一次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强化师德考核结果的运用,制定具体可行的师德师风正负面清单,实行失德失范‘一票否决’。”同时,要求市南区教师“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作为终身的职业追求,厚植教育情怀”,切实践行“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目标。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