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借助云平台,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新模式 高效课堂的守护与探索 图片新闻 为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护航

第4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4
【教改一线】

高效课堂的守护与探索

——“以学为主”的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

□ 济宁市和平街小学 陈桂娥

今年疫情期间,济宁市和平街小学响应教育部2020年春季学期延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教师们从台前走到幕后,当起主播,组织学生在家通过“空中课堂”形式进行学习。

在线教育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深度学习有效发生?学校依托济宁市“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以学为主’的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进行了“高效课堂的守护与探索”研究。

一、多管齐下,网络教研助力打造高效课堂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打造线上高效课堂,抓好、做实教研是关键。学校全体教师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将微信群、钉钉群变成了“办公室”,通过语音、视频等形式进行线上教研活动。网络教研内容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思考在网络教学中,作为教师,角色发生了怎样的转换?服务学生,服务教学,我们需要做什么,怎样做?二是研究探讨如何把“‘以学为主’的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课题与现实的“空中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实现线上课堂的省时高效。三是学习名家教学理论,线上观摩名师课堂,进行教材解读培训辅导,提升网络教学能力。四是探讨交流线上教学的经验及不足,畅谈收获,交流体会,答疑解惑。通过以上活动,对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细节管理,“空中课堂”步步稳扎稳打

网络教学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提高“空中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学校教师按照“教学、指导、答疑、作业、检测”的流程,依托钉钉网络教育平台为学生开展同步教学和作业答疑等辅导。线上学习,毕竟缺少在校集体学习的氛围,小学生自律性不强,家长监管程度不同,学习效果就会受到影响。为了让“空中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学校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关注细节,把每一个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都充分考虑到,扎扎实实走好了每一步。

(一)做“麦霸”连线问答,隔空对话。线上教学大都会流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很难实现师生互动。学生回答问题最初只局限于文字交流,闲置了连麦功能。经过观察,教师们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学生有惰性,思维没有紧跟学习进度;二是因为学生羞怯,不好意思连麦发言。有效的即时问答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教师们通过开展奖励星星、比赛、竞答等形式,鼓励学生多用麦发言,使课堂气氛渐渐活跃起来,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师生、生生之间的连线对话,让问题的沟通更便捷,确保了有效学习的发生。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让课堂更生动。远程教学由于看不到学生听课的状态,学生学习缺少同伴互助,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为了调动学生自觉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授课时适当穿插视频、音频、图片等相关学习资料,让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三)用好“暂停键”,留足思考空间。“空中课堂”教学,同一时段,大家都在线学习,往往会造成平台拥挤。学校及时改变观课方式,在直播课的基础上,又采用了省教育厅投放的名师同步录播课。怎样充分利用优秀的教学资源?边学习、边思考、边记录无疑会让学习更扎实、更有深度。为此,“暂停键”就发挥了作用。播放名师录播课,教师们做“助教”。需要做练习、提问,需要补充、强化知识点的时候,教师们随时按下“暂停键”进行辅导、讲解;学生们复习回看时,自己随时按下“暂停键”记录、思考。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适时“暂停”,让“空中课堂”脚踏实地,让学生学得扎扎实实。

三、家校同携手,激励促进步

线上学习,课堂教学很重要,课后作业的完成也很关键。作业质量好坏是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一个最好的检测。为了摸清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学校及时和家长沟通交流,采用多种有效手段进行学生学习质量检测。

(一)充分利用钉钉平台的“家校本”功能布置作业、点评作业,让学生在家长指导下提交作业,教师们在线上批改、下发作业,随时指导学生改错。并把学生的优秀作业发到班级圈里进行展示,以激发学生比学赶帮的学习积极性。

(二)进一步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把朗读语音发送到钉钉群里,教师及时检查、反馈、表扬,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三)开展线上“书香家庭”“亲子共学”“全家同读一本书”等活动,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

高效的课堂,是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环节更精简、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是具有学校特色、学科特色,基于学生发展的课堂。疫情终会过去,高效课堂的探索永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学校会不断研究在线教育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有效策略,让学生享受到最优质的现代化教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