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探析
时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全面普及,我发现一年级识字写字教材有如下特点。
定位更准。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写字版块遵循的编排原则是“多认少写,识写分流”。统编版教材改变了传统的识字方式,以象形字、会意字为起点,通过溯源或画面对比的方式,使学生感受文字的意象美,进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统编版教材中,汉字和拼音是通过不同的字体进行编排的。学生翻开课本,首先看到的是方方正正的文字。这种编排特点能够更清晰、形象地展现汉字和拼音的主次关系,使学生明白拼音只是识字的一个“拐杖”。
方法更活。在统编版教材中,需要认识的汉字不但多次出现在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中,也穿插在课文中。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使其借助相应的语境进行学习,从而提高理解力和记忆力。另外,在教材中,一些需要学习的汉字也会在儿歌、诗词、童谣中出现,也会利用反义词、语境连贯等方式出现,并结合形象生动的图片,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融入其中,从而达到大量识字的目的。整个过程是充满趣味的,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拓展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指向更明。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的编排内容更注重汉字的识与用相结合。比如,利用创设不同的识字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其乐于识字,并掌握有效的识字技巧,通过揣摩汉字的组字规律和特点,增强其对汉字的情感。课本中创设的一些识字情境也符合学生的生活阅历,能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就教材如上特点,我提出如下识字写字教学建议。
注重全程识字。识字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行为。从统编版教材识字版块的编排原则来看,其具有“集散结合”的特点。教师需要具有全局意识,注重课本内容的统一性、系统性和多向性,认真研究识字和写字、阅读、表达、写作等版块之间的关系,突出识字功能。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积极研究知识的内在特点,加强知识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注灵活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比较多,最重要的是选择有效、科学的方法。比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日月水火》一课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象形字,教师通过字理识字的方法,利用象形字“观物取象、图像字形结合”等方法进行教学,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表达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引导精准识字。统编版识字写字的编排规律具有循序渐进的学习特点。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适度调整教学难点,实施层次化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如,在识字版块《口耳目》中,第一次将独体字“口”当作基本字,编者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先学先用,从口头语慢慢过渡到书面语。在《秋天》这篇文章中,教师教学生学习生字“叶”,这是一个具有“口”偏旁的汉字。随后在《影子》《雨点》《乌鸦喝水》等课文中,先后出现了生字“后、问、只”等,都带有“口”字偏旁。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口”字偏旁在不同位置上的形状和发音。由此看来,不同阶段的教学目的是不一样的,教师需要遵循识字教学的序列化原则,为提高识字效率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