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博览 相信未来——让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明天 留守女生选专业引热议,考古学真冷吗?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两部门启动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专项整治 教师线上倾情教学生成绩超往年 莫让暑假成为“第三学期” 德国颁布新法案减少疫情对学术与科研的影响 秉承科教融合理念 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

第6版:教育博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博览
06
【新闻分析】

留守女生选专业引热议,考古学真冷吗?

□ 舒静 张博宇 宋佳 魏梦佳

近日,高考成绩676分的湖南女孩钟芳蓉选择北大考古学专业引发热议。有人为其以高分选择“冷门”专业感到遗憾,甚至担心她未来不好找工作。对不少人来说,考古学是一门冷僻的学科。学考古好不好?考古学真的那么“高冷”吗?考古系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怎么样?记者采访了考古学界的相关专家。

考古学“渐热”

多名高校招生办负责人表示,相比热门的理工、金融等学科,考古的确显得有点“冷”,因为考古学是考究古物的,与日常经济社会活动离得相对较远。但从招生人数、专业设置等方面来看,“冷门”的考古学已经有“渐热”的趋势。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教授赵俊杰说,近年来,全国多家高校考古学专业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每年招生在60人左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说,该院10多年前每年招生20多人,现在每年招生40多人。与此同时,设置考古学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陈建立说,近年来,北大增设了科技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外国考古和实验考古等方面课程;在田野教学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还建立了考古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赵俊杰说,考古学学科内容与时俱进,增加了很多特色课程,还出现了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等学科发展新方向,与自然学科和其他人文学科的交叉融合也更密切。

“蛮酷”的专业

记者采访发现,与十几年前不同,现在高考第一志愿报考考古学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

赵俊杰说:“20年前,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学生中,第一志愿报考的比例很小;现在,比例已超过一半。”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学生李广泽说:“凭我的高考成绩,本来可以选择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金融等。但我对这些专业没多大兴趣。去年报考时,我多方面了解考古学发展情况,尤其是现在蓬勃发展的科技考古,决定报考考古学专业。”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考古学不仅有趣,也很有用。江苏吴中博物馆馆长陈曾路说,随着科技的发展,考古已不再是大家想象中“拿小铲子、小刷子埋头干”的形象;“既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又具备工程师的技能”是很多考古系学生的感受。陈建立说,考古学对于厚植文明基因、阐发传统价值、培育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出台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与此同时,“文博热”持续升温,文博经济蓬勃发展。《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据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发布的《2019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数据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文创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9年整体规模比2017年增长了3倍。业内人士表示,国家政策鼓励文博与文创产业发展,各大博物馆也在开展各类探索,让更多的年轻人对考古学产生了兴趣。

就业前景如何?

不少人会问:“学考古,以后好找工作吗?”记者梳理发现,考古学专业就业方向比较广阔,包括考古所、文物局、博物馆、文保中心、高校、勘探公司、拍卖行、新媒体行业等。

赵俊杰表示,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生中,大都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而从收入来看,文博行业收入虽然不能与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相比,但整体看处于中等水平,一些体制内单位也更为稳定。陈建立说,全国每年有几千处田野发掘工地,而田野考古一线人员仅有1000人左右。在一些省级考古所,田野考古专业人员只有十几个人,根本跑不过来。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以及数量众多的民间收藏文物。文博系统开展的调研估算,2015年,全国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缺口约为2.6万人。2017年发布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显示,近四成文物需要修复,超过16%的文物残缺或严重残缺。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会越来越多,考古领域专业人才还将继续存在缺口。

未来需要怎样的考古人才?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员张瑞说,在考古实践工作中,越来越需要能不断吸收新思想、综合运用各方面技术的专家型人才,需要兼备传播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学生王晨晖说,对于想从事考古工作的同学来说,无人机操作、摄影、电脑绘图、建模、视频制作等技能对就业都会大有帮助。陈曾路认为,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训练思维方式、培养核心竞争力,让学生拥有更多选择和可能性,更好地享受和利用人生。

(摘自2020年8月6日 《新华每日电讯》)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