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名校创建策略 用爱浇灌 静等花开 “暑假公益俱乐部” 小学语文复习微课中“游戏化”学习的应用

第4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4
【教育随笔】

用爱浇灌 静等花开

——例谈后进生的转化

□ 巨野县甘棠路佳信小学 侯秀芬

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学生返校比较晚。这不,刚回到学校办公室,一名学生就急匆匆地跑来,喊道:“老师,终于开学了,我想死你们了!”我连忙放下手中的笔,抬头一看,是我们班曾经闻名全校的“大魔头”程文豪。说起这个程文豪,真是让人头疼。

两年前,我刚接手这个班的第一天,他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打了其他同学,还拒不认错。几名男生推推搡搡地把他带到办公室。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来者不善。这个孩子吊儿郎当,满不在乎,一副破罐子破摔、无所谓的样子。而且他长得人高马大,走路昂首挺胸,身体左摇右摆,两手抱着肩膀,眼皮上翻,完全没把我这个老师放在眼里。我心中的无名之火油然而生,恨不得拿一根木棒狠狠地教训他一顿。办公室里的同事见我气得浑身发抖的样子,都为我捏了一把汗:现在的学生什么事干不出来?别和学生打起来!当然,理智最终战胜了冲动,我知道暴力解决不了问题,更教育不了学生,只会让学生更加叛逆,加剧和教师的对立。教育学生不能情绪化,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真正走进学生心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心悦诚服,才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想到这里,我微微一笑,心平气和地问他为什么打别的同学。他振振有词地说:“看不顺眼呗!”我柔声说道:“看不顺眼也不能揍人啊!……”我耐心地给他讲了很多道理,可他油盐不进,依然上翻着眼皮,一副和我无关的模样。一连几天,都是如此。

我从教这么长时间,还没遇到过如此“冥顽不灵”的学生,还真感觉有点束手无策。有位同事说:“放弃吧!他从一年级就这样,你还能把他改造好了?”我的思想有点动摇了。但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告诉我,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我通过对程文豪的仔细观察发现这孩子本质不坏,可能他生活的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导致他形成这种偏执性格。我决定家访,探寻事情的真相,以求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通过了解,我才知道,程文豪的爸爸、妈妈忙着创业,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老人没文化,他的奶奶还有轻微的精神疾病,对待生活很消极。如今,他的爸爸、妈妈事业有成了,又生了二胎,他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一来二去,孩子就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现在这样的性格。最后,程文豪的妈妈说:“没用了,改不了了。”我感到很意外,说:“我都没想过要放弃,你是孩子的妈妈,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你难道希望他长大后成为社会的负担吗?我们应该一起来教育他,让他步入正轨。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我们应该面对的事。”最后,我和他的父母达成共识:双方共同努力,一起教育孩子。

在此后一段日子里,程文豪依然我行我素,不是找这个同学的事,就是把那个同学打哭。有一天,上科学课,我走到教室门口,发现程文豪坐在教室前的走廊里。我不足为奇,他上我的课还算给我面子,因为我是班主任,上其他课都是这样。我知道,这个学生和其他学生不一样,讲道理是改变不了他的。我转变策略,开始不厌其烦地给他讲相关故事。刚开始,他还是翻着眼皮不理我。慢慢地,我发现,他不那么嚣张了。终于,有一天,他问我:“老师,你怎么知道那么多故事啊?”我微笑着说:“从书上读的呗!”“那你读的什么书?借给我看看吧!”“可以。”他想读书,就一定可以改好。我暗自高兴。渐渐地,告程文豪状的同学少了;上课时,他也很少坐在外面了。我就在班上利用各种机会表扬和肯定他爱读书的优点。一有时间就找他谈心,让他谈一下读书的收获。私下里和他的妈妈沟通,让孩子搬离奶奶家,由爸爸、妈妈陪伴他生活,多关心他,让他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家庭的温馨。

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程文豪的手好像被划破了。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被猫抓的。”我吃了一惊,忙问他有没有打过疫苗。他满不在乎地说:“打它做什么?死不了!”我不放心,急忙给他的妈妈打电话,告诉她这件事。他的妈妈惊讶地说:“他没跟我说。”我说:“你要多关心孩子,从细微处入手,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父母心中很重要。你要时刻注意孩子的一言一行。”接着,程文豪的妈妈向我请假,要带他去打疫苗。下午回到学校,我发现程文豪脸上藏着笑。我问他有什么喜事,他高兴地说:“妈妈太爱我了!她亲自带我去看病。有妈妈真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在一次谈话中,他哭着说:“侯老师,你真好!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讽刺挖苦我,而是用博大的胸怀包容我、感化我、教育我,对我不离不弃,我很感动。其实,以前我很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可是爸爸妈妈把我放到奶奶家,我感觉他们抛弃了我,不爱我了,我很孤独。再加上同学和老师不理解我,所以我就和同学、老师、爸爸妈妈对着干,破罐子破摔。他们越伤心,我就越快乐。现在,我感觉到我错了。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其实一直都爱我,只是我太偏执,没有感受到罢了。”听到这里,我才明白,孩子的思维有时是那么的简单和幼稚,他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呵护与鼓励。

一阵下课铃声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一位同事说:“你们班的这名学生变化可真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那些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与众不同的孩子,就是我们所说的“后进生”。“后进生”不是“差生”,而是“后来进步的学生”的意思。“后进生”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大多来自家庭、社会、学校和自身因素。迟开的花朵更可爱,需要教师和家长用爱心与等待浇灌。我们要根据“后进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找出行之有效的转化方案,而不是一推了之、放任自流。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可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班主任,不是什么神。我只想做一名辛勤的园丁,用真心、用挚爱、用深情为学生撑起一片天空。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